展开

社会学评职论文发表互联网时代公民价值观的培养(2)

发布时间:2014-08-08   |  所属分类:社会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智,就是明辨是非,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类信息多如牛毛,良莠不齐,最大的苦恼是信息太多,最大的难题是选择的难题。公民要崇尚知识,追求真理,善于思考,在网络里就要对各类信息明辨是非,去伪存真,这样才能提高自己处理是非的能力。面对各种社会突发事件,网民要有自己的想法,不盲目跟风,不做网络暴民,不参与制造网络谣言,这样社会舆论才不会失控,网络舆情才不致于影响自己的现实生活。政府面对各种社会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公布消息,而不是捂住消息不让网民知道真相,要相信网民是有智慧去面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铁道部在“7.23”动车事故发生后起先采用鸵鸟政策,企图蒙混过关,这就被动了,因为网民们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要的就是政府部门的主动姿态,他们就是希望知道事故的真相。

  信,就是诚实守信,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诚实守信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商业行为的基本准则。网络是个虚拟社会,反映现实,但又与现实有距离,我们在网上与人交往时不一定要说真话,但起码保证不说假话。大家正因为觉得网络是虚拟的,不用负任何责任,所以网络上到处是谎言,骗情骗色骗财骗名的事件屡有发生。“郭美美事件”让广大网民对中国的红十字事业产生了怀疑,质疑社会的公信究竟在哪。还有,企业为了提升企业形象,推广产品、开展商业竞争,甚至出现了“网络水军”、“网络推手”、“灌水公司”、“投票公司”、“代骂公司”等形式的非法机构和个人,采取不正当手段打压竞争对手。

  诚信的缺失和信用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和隐患。政府在加强网络监管的同时,要加强网络信息公开,指导公民防范网络诈骗,保护公民个人隐私,加大对违规网络机构的查处力度。互联网时代,政府对公民的思想教育方式的改变尤其重要,内容和形式上要不断创新,要经常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活动,在网上开展道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对广大年轻网民的吸引力,这样才能对花样繁多、绝对刺激的黄赌毒等非法网站进行斗争。青年是未来社会的支柱和希望,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互联网已成为了中国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提供给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所未有的空间。在互联网时代,公民价值观的培育和重塑尤为紧迫,广大网民在互联网上针砭时弊,面对各类热门事件发表自己的价值观点,大家都在探讨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我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互联网时代,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过渡时期,关于仁义礼智信的具体内涵还需要我们政府和广大网民共同探索与充实,与时俱进的价值观才会被广大公民接受。互联网不仅是认识真理的工具,同样是新的治理工具,我们要让丰富多彩的仁义礼智信的价值理念像一面旗帜永远飘扬在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中,广大公民心中有坐标,不再迷失方向,努力繁荣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和谐社会的大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shehuixuelw/7843.html


上一篇:社会学评职范文党建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意义
下一篇:社会学期刊发表父母的婚姻观对子女婚姻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