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绘就人水和谐美景 实施生态水网建设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水力: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邯郸市生态水网工程的构思、规划和实施,保护和治理了河道的健康生命,重现了城市沿河而建,人们逐水而居的景象;生态水利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共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生态 水利 建设 和谐

近年来,邯郸市水利局为加快生态水利建设步伐,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城市水利、生态水利亮点频现,\"城市河道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治水模式已全面实施。通过保护和治理河道健康生命,重现了城市沿河而建,人们逐水而居的景象;生态水利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共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生态水网的提出

邯郸市水资源总量16.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191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过去,邯郸仅就缺水考虑治水,建起了一大批工程用于治理水患,让雨洪水\"入海为安\"。这样,水患治住了,但为迎战可能到来的洪峰,汛前水库常常要腾库容弃水;而在汛后用水季节,群众却又无水可用。2001年以来,我市已累计弃水12.5亿立方米,并通过引岳济淀、济衡、济沧等将水源频频调往境外。

为了维持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邯郸80%的用水靠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以平均每年1.2米的速度下降,已形成面积达2500多平方公里的漏斗区。同时,由于多年没水可用,建国后兴建的上百亿元的水利工程,几十年来一直在荒废破坏,资产流失十分严重。面对一方面极度缺水、大量超采地下水,另一方面却是水库大量弃水人们只能望水兴叹。

怎样破解这个矛盾?邯郸水利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思路,从人为地破坏生态、被动地防汛抗旱这种不自觉的治水行为,转变到积极保护生态、自觉治水兴水、实现人水和谐上来,生态水网建设则成为这一亲水思路的\"拐点\":通过生态水网建设,在水资源利用上变\"见水就放\"为\"蓄泄结合、藏水于野\",在水利工程运用上变排为灌、灌排两用,从而拦蓄雨洪水、补充地下水、生态涵养水,提升水资源对经济社会的基础保障能力。

二、生态水网的规划及实施

1、规划布置

根据全市东部平原、中部城市、西部山区的不同特点和现有工程布局,分别进行\"东畜、中调、西治\"水系建设。东蓄:对东部平原13个县的四大河渠工程体系(滏阳河系、民有渠系、东风渠系、卫河卫运河系)进行整修疏通,构建\"纵横交织、河渠畅通、节节拦蓄、余缺互补的东部平原水网。中调:主要是恢复高级渠实施\"引水入沁\",从东武仕水库通过高级渠引水到铁西酒务楼与沁河交叉口,基本满足邯郸市内工业和\"五河四湖\"等15—20平方公里的生态水网用水。西治:在西部山区实施太行山水保、小流域治理,兴建玉带湖、娲皇宫、洺河源等生态水域,实现\"小雨不下山、大雨缓出川\"的目标。

2、加强实施

截至目前,东部平原水系共整修疏浚骨干河渠1200余公里,维修新建桥闸枢纽1032座,使滏阳河、民有渠、东风渠、卫(运)河等四大水系实现了互连互通,并规划兴建生态湖16处,完成渠岸观光道路建设196公里,绿化河渠640公里,基本形成了一个\"水流千里、路树环绕、碧湖映城、宛转萦回\"的生态景观。

按照\"拒洪入市、导水外排、蓄泄结合、营造水景\"的思路,该工程通过整治五河(支漳河、滏阳河、沁河、渚河、输元河),建设四湖(东西南北四湖),疏通六渠(漳滏连接渠、邯临沟、胜利沟、军亓沟、青年沟、化工沟),开挖马头分洪道,保护、开发并建设永年洼湿地,将构筑起一个\"五河通畅、四湖相映、以河连湖、通达湿地\"的生态水系网络,不仅将城市防洪标准由不足20年提高到100年一遇,排沥标准达到一年重现期的设计标准,而且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大部分城市水系脏乱差等落后面貌,建成15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生态景观水面,30平方公里的都市区生态水面,实现城市水环境、人居环境和城市品位的大变样。

三、生态水网建设效益显著

生态水网自通水运行以来,已累计输水6.2亿立方米,骨干河渠通水长度1200公里,常年生态水面43平方公里,使每年3亿立方米以上的过境水得以充分利用,东部平原几十年来\"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局面得以根本改变,每年回补地下水1亿立方米以上,地下水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首次止跌回升,平均上升1.06米。

1、生态效益

一是改善主城区环境。通过\"两引\"工程,常年向主城区提供优质的生态水源,把水源源不断地引入规划中的五河四湖。

基本改变目前主城区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现状。

经过3~5年城市水系建设,最后将形成一个\"四湖叠映、五河环绕、碧水萦回\"的秀美水景,使整个城市水系\"活起来、流起来、清起来\",做\"活\"城市水系、改善生态环境。

二是修复平原水生态。通过东部平原水网工程,既可改变多数河渠常年干涸的局面,又可基本满足小城镇生态用水。经过3~5年地下水的不断补充,可形成河渠、坑塘、洼地等70多平方公里的\"天然水库\"。经过水林生态的逐年修复,将使我市的生态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

三是有效补充地下水。用地表水置换出地下水,可有效地减缓地下水下降速度,改善地下水生态环境。

四是优化配置水资源。基本达到蓄住天上水、拦住出境水、涵养生态水、回补地下水,改善邯郸小气候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shuililw/4847.html


上一篇:探讨分析水利工程中防渗加固设计
下一篇:在水利建筑工程中如何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