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党建教育期刊论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

发布时间:2014-08-14   |  所属分类:特殊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三)群众工作能力不强制约党群关系。党的群众工作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凝聚人民群众力量、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工作,是有效实现党的领导作用和奋斗目标的工作。随着我县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诉求日益增多,这对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提高党的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但调查数据显示,28人认为我县部分党员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工作能力差,对党的方针政策落实不力;20人认为我县部分党员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工作方法简单,甚至粗暴的现象。

  四、关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几点启示

  (一)坚定信念,筑牢思想防线

  思想是行动的向导,加强与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必须从思想源头上抓起。调查结果显示,有69人认为在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中应强化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增进与群众的感情。由此可见,我县需要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充分发扬我党做群众工作方面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自觉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只有坚定信念,筑牢思想防线,才能有正确的目标方向,才能体现“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二)立足民生,彰显活动主题

  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往往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被调查对象中有67人认为在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中,须借鉴以往党内教育活动在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方面的经验做法,结合实际组织群众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抓好民生工程的落实。为此,我县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制定解决民生的措施。措施要实在、可行,既有总体安排,又有分步实施的要求,既有长远规划,又有阶段性要求;既有明确目标,又有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把近期、中期、长期解决有机结合起来。由于我县属于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在生态功能区划背景下如何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既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要,又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已然成为民众的首要问题。

  (三)提高能力,密切党群关系

  做好群众工作,是实现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从调查结果来看,有67人认为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求,并富有成效地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和容易出现干部以权谋私的环节,都要向群众公开、公示,接受监督,取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有56人认为须通过定期组织群众工作培训活动提高运用群众工作方法的水平。例如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多种方法凝聚和激励群众,帮助广大群众正确认识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暂时困难,引导群众与党和政府站在一起。有51人认为须加强与群众的沟通,提高团结教育引导群众的能力,真正做到依法行政;有25人认为须重视党与群众及各种社会团体的组织号召作用,重视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团体的作用,切实做到亲民爱民为民。从而,不断提高我们党员干部对群众工作的驾驭能力。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teshujiaoyulw/7868.html


上一篇:思政教学职称论文发表简述政治课口头作业的布置与评价
下一篇:特教职称评比特殊教育课程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元智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