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20世纪中国学者的天文学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天文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天文学史是研究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探索天文学发生和发展规律的天文学分支学科 ,是科学技术史的组成部分。天文学史研究,特别是中国天文学史研究,是中国科学技 术史研究最活跃、成果最多的领域之一。中国天文学的发展源远流长,有关史料浩如烟 海,其内涵丰富多彩,包括有历法、天文仪器与台站、关于宇宙的理论、天体测量及星 图与星表、天象观测与记录、星占术、天文学家传记、少数民族天文学、天文学起源、 天文学社会史与中外交流史等诸多论题。

1 沿革、组织与规模

从1911年前后开始,一批由海外学成归来的天文学家刘师培、高鲁、高均(高平子)、 朱文鑫、常福元、竺可桢、张钰哲、陈遵妫等人用全新的眼光审视中外天文学的历史发 展,在《国粹学报》、《观象丛报》、《中国天文学会会务年报》、《宇宙》等刊物上 陆续发表阐述或介绍中外天文学的文章。朱文鑫还先后出版了多种论著,对中国古代历 法、有关天象记录、恒星位置、天文仪器等作专题研究。另有一些历史学家和科学史学 家,如董作宾、刘朝阳、钱宝琮等人,对殷墟甲骨文、周代金文等的历日资料进行研究 ,讨论殷商、周代的历法问题;或对汉代以后的若干历法作校勘、补遗与研究。所有这 些,都开启了天文学史研究的新局面。

在40年代以前,对天文学史的研究大多是一些学者的个人兴趣;自50年代以后,这项 研究工作受到了国家的重视。1954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中国自然科学史委员会,天文学 史研究是该委员会首先开展的工作之一。1957年1月,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中国自然科 学史研究室(1975年又扩建为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内设天文学史组(后与数学史组合并 为天文和数学史研究室),从此到60年代前半期,形成了专业研究队伍(约有10人)与业 余研究者相结合的新格局,推动天文学史研究全面向纵深发展的态势。席泽宗的《古新 星新表》(1955)、钱宝琮的《授时历法略论》(1956)、李俨的《中算家的内插法研究》 (1957)、严敦杰的《中国古代的黄赤道差计算法》(1958)、钱宝琮的《从春秋到明末的 历法沿革》(1960)、薄树人的《中国古代的恒星观测》(1960)、王应伟的《中国古历通 解》(1962,油印本)、席泽宗、薄树人的《中、朝、日三国古代的新星记录及其在射电 天文学史的意义》(1965)等论著的发表,很好地反映了这一态势。1966年"文化大革命 "期间则一度中止了这种发展的势头。

1974年,国务院科教组和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了整理研究祖国天文学规划座谈会, 制定了一项比较长期的研究计划,并成立了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由中国科学院 北京天文台代管,同时成立了天象资料组,而且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 台、上海天文台、陕西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和南京大学或成立天文学史研究小组,或确 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由此组成了约250人参加的普查与整理古代天象纪录的队伍,和 近40人的研究队伍,开始形成天文学史研究的热潮。在此后数年中,召开了三次全国性 的规模较大的研究成果交流会(1975、1976、1979年),共提交论文140余篇,每次出席 者均在100人左右。完成了《中国天文学史》、《中国天文学简史》、《天文学史话》 和《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汇》等4种论著和另外4册论文集。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 于1979年冬开始酝酿编著16卷本《中国天文学史大系》的计划。1984年小组完成它的历 史任务后宣布解散。

在1978年复会的中国天文学会和在1980年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均设有天文学史 专业委员会,成为负责协调各单位之间的分工、推动非专业人员的业余研究、进行学术 交流的组织,参加该委员会者约有70人。委员会大约2~3年召开一次全国性的会议,自 1993年始,还与日本、韩国同行一起,大约每两年举行一次东方天文学史国际学术讨论 会,保持着十分活跃和有成效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一直是开展天文学史研究的重点单位,上述诸天文台的 天文学史研究小组大多在90年代不复存在,但还保留了一些资深学者继续从事研究工作 ,这些专业研究者连同主要分布于大专院校的研究者共有40余名,形成精干、稳定的研 究力量,且不断有天文学史硕士、博士参加其中,使天文学史研究后继有人。

2 20世纪出版的天文学史论著

据初步统计,20世纪正式出版的天文学史著作(包括专著与论文集)不少于150种。其中 主要著作可罗列于次(以出版年代为序):

冯徵著《春秋日食集证》(1929)

朱文鑫著《<史记·天官书>恒星图考》(1927)、《天文考古录》(1933)、《历法通志 》(1934)、《历代日食考》(1934)、《天文学小史》(1935)

崔朝庆著《中国人之宇宙观》(1934)

董作宾著《殷历谱》(1945)

陈遵妫著《中国古代天文学简史》(1955)

丁福保、周云青编著《四部总录天文编》(1956)

李俨著《中算家的内插法研究》(1957)

高均著《学历散论》(1969)

郑文光、席泽宗著《中国历史上的宇宙理论》(1975)

薄树人、刘金沂等主编《科技史文集·天文学史专辑》第1~4辑(1978、1980、1983、 1992)

薄树人、刘金沂、徐振韬、王立兴、李竞等主编《中国天文学史文集》第1~6集(1978 、1981、1984、1986、1989、1994)

郑文光著《中国天文学源流》(1979)

席泽宗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天文学史部分(1980)

陈遵妫著《中国天文学史》第1~4册(1980、1982、1984、198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古代天文文物图集》(1980)

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编著《中国天文学史》(1981)

伊世同著《中西对照·恒星图表1950.0》(1981)

陈久金、卢央、刘尧汉著《彝族天文学史》(1984)

张培瑜著《中国先秦史历表》(1987)

陈久金、黄明信等《藏历的原理与实践》(1987)

《高平子天文历学论著选》(1987)

庄威凤、王立兴总编《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1988)

潘鼐著《中国恒星观测史》(198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天文文物论集》(1989)

徐振韬、蒋窈窕著《中国古代太阳黑子研究与现代应用》(1990)

席泽宗主编《世界著名科学家传记·天文学家》1~2(1990、1994)

张培瑜著《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1990)

华同旭著《中国漏刻》(1991)

江晓原著《天学真原》(1991)

宣焕灿编《天文学史》(1992)

陈久金著《陈久金集》(1993)

崔振华、陈丹编著《世界天文学史》(1993)

陈美东主编《自然科学发展大事记·天文卷》(1994)

曲安京、纪志刚、王荣彬著《中国古代数理天文学探析》(1994)

陈美东著《古历新探》(1995)

江晓原著《历史上的星占学》(1995)

陈久金著《回回天文学史研究》(1996)

陈美东主编《中国古星图》(1996)

邓文宽编《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1996)

崔振华、张书才主编《清代天文档案史料汇编》(1997)

孙小淳、基斯特梅科著《中国星空研究》英文本(1997)

李志超著《水运仪象志——中国古代天文钟的历史》(1997)

王应伟著《中国古历通解》(1998)

薄树人主编《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8卷(1998)

张柏春著《明清测天仪器之欧化》(2000)。

出版的天文学史论著几乎涉及了天文学史研究的所有方面,且大多见于80年代、特别 是90年代,正反映了天文学史研究从20年代开启,到50、60年展,到80年代以后鼎 盛的基本状况。

3 原始资料的发掘与整理

对考古文物中天文、历法资料的整理:30~40年代,董作宾、刘朝阳等人对殷墟甲骨 文中的天象和历日资料作了整理、研究。70年代,席泽宗等对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 号西汉墓出土帛书中的天文资料的整理、研究;80年代,徐苹芳等对天文文物的全面收 集,以及施萍亭、邓文宽、席泽宗等对敦煌卷子中的天文、历法资料的整理、研究;90 年代,黄一农对唐代碑刻中历日资料的整理,以及罗见今等对汉简历日的系列整理等等 。

1975~1976年,中华书局将经由严敦杰等专家校点的《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10册 )单独出版,大大方便了研究工作。

1988年,庄威凤、王立兴总编的《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是对中国古代一系列天象 记录系统全面进行整理的重要成果。

1977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北京天文馆古观象台合作,由崔振华、张书才主编的 《清代天文档案史料汇编》的出版,对清代钦天监、礼部等的天文工作的研究提供了重 要的第一手资料。

1998年,薄树人主编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是卷帙众多的天文学 文献集粹,共收录99种天文学名著,计一万零一百余页,八百余万字。对每一种著作均 撰有"提要"一篇,主要论述其要点、意义等,是一部进行天文学史研究的基本文献。

4 天体测量和星图、星表研究

高均、朱文鑫在30年代,特别是陈美东在80、90年代的论著中,对历法中一系列天文 数据(朔望月、回归年长度等)和天文表格(月离表、日躔表等)的论述,是对古代历法家 关于日、月、五星等天体测量工作进行研究的重要成果。除此之外,还有关于恒星观测 、大地测量和航海天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关于恒星观测,包括对新星、超新星、变星等的观测和恒星位置的测量,首先是对作 为天象坐标系统的二十八宿体系的研究,关于二十八宿的起源,有诸多研究论文发表, 高鲁的《二十八宿考》(1917),竺可桢的《二十八宿起源时代与地点》(1944),钱宝琮 的《论二十八宿之来历》(1947),夏鼐的《从宣化辽墓的星图论二十八宿和黄道十二宫 》(1976)等,他们都认为起源于中国,但在具体时间等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

1962年,薄树人的《中国古代的恒星观测》一文,是对这一论题的简明归纳,1982年 ,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第二册中对传统三垣二十八宿星官体系作了全面的疏解与 证认,而1989年潘鼐的《中国恒星观测史》一书,则是对此论题的全面深入的阐述。书 中也论及二十八宿的起源问题,并认为对二十八宿距度的测量不晚于公元前6世纪,《 石氏星经》中的一部分恒星测量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另一部分恒星则测量于公元170年 左右,还对宋代《杨惟德星表》和元代《郭守敬星表》,以及东吴陈卓星官、隋唐《步 天歌》、敦煌星图、宋代苏颂星图、苏州石刻天文图和明代《赤道南北两总星图》等作 了详细的考析。

关于《石氏星经》成书的年代,孙小淳的《汉代石氏星官研究》(1994)认为其为一次 测定于公元前78年左右。而胡维佳的《唐籍所载二十八宿星度及"石氏"星表研究》(1 998)则指出前人所用数量方法对《石氏星经》的断代研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从文献的 考察,该星表当成于唐代稍前的年代。

对星图、星表等的研究工作早年有:常福元的《中西对照恒星录》(1921);朱文鑫的 《<史记·天官书>恒星图考》(1927);高鲁的《星象统笺》(1933);陈遵妫的《恒星图 表》(1936)。60年代以来有:席泽宗关于敦煌星图(1966)和马王堆帛书彗星图(1978); 夏鼐关于河北省宣化辽墓星图(1976);伊世同关于晚唐墓天文图(1979);杜升云关于苏 州石刻天文图(1980);伊世同关于中西对照恒星图表(1981);潘鼐和王德昌关于宋《周 琮星表》(1981);陈鹰关于《郭守敬星表》(1986);伊世同和潘鼐关于北京隆福寺星图 (1989);王德昌等关于江苏省常熟石刻天文图(1989);陈美东关于陈卓星官(1989)和苏 颂星图(1991);冯时(1990)、伊世同(1996)等关于河南濮阳出土的距今六千余年的龙、 虎、北斗图;钟万劢等关于西安出土的西汉古墓星图(1991);孙小淳关于《崇祯历书》 星图和星表(1995)的研究,1996年,孙小淳认为,所谓《郭守敬星表》其实应是明代初 年的观测成果,等等,均各具特色。1996年,在陈美东主编的《中国古星图》一书中, 共收录古代各类星图150余幅,薄树人、陈美东分别对中国历代和明代星图的发展脉络 和总体特征进行了综述,孙小淳、徐凤先、段异兵、景冰等则着重对新发现的《天文节 侯躔次全图》等明代星图作全面、深入的研究。孙小淳和基斯特梅科合著的《中国星空 研究》一书(1997),是第一部用英文写成的论述中国星空的构成及其社会背景和详论石 氏星经成书年代的专著。梁宗巨(1959)、陕西天文台天文史整理研究小组(1976)对于唐 代一行的天文大地测量工作的研究,厉国青等对元代纬度测量的探究(1977),严敦杰的 《牵星术——我国明代航海天文知识一瞥》(1966),航海天文调研小组的《我国古代的 航海天文》(1977和1978)等文章的发表,是这两方面研究工作进展的反映。

5 天文仪器与台站的整修、复原及研究

关于圭表,高均的《论圭表测景》(1937),对圭表构造及其测影精度作了很好的论述 。潘鼐、向英(1980)和伊世同(1984)先后对元代4丈高表、8尺圭表和景符、窥几等部件 作了成功的复原研究。1983年,郭盛炽、全和钧、张家泰、靳世信发表他们在河南登封 周公测景台进行数日晷影测量的结果,是仿古测量的重要尝试。陈美东在70、80年代对 历代,特别是对宋代周琮和元代郭守敬的晷影测量成果作了精度分析。1985~1986年, 崔石竹、李东生在北京古观象台进行了整一年的仿古晷影测量,取得重要成果。

刘仙洲的《中国在计时器方面的发明》(1956)对古代计时器(包括水漏、沙漏等)的结 构与演变作了系统的探讨。李广申的《漏刻的迟疾与液体粘滞性》(1963)对漏壶流量问 题作了重要的理论探讨。1980年,陈美东对古人关于影响漏壶流量诸要素的理论思考和 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并提出了宋代沈括漏壶的复原设想。李志超(1 978)和伊世同(1992)也先后提出了各自的复原设想。1991年,华同旭的《中国漏刻》一 书,全面深入地阐述了古代水漏刻的历史发展,从文献考察、复原制作和模拟试验三个 方面入手,融考证、复制、试验、分析于一炉,对各种类型的水漏刻的构造、型制和精 度作了探析。70年代,严敦杰关于宋代(辊)弹漏刻的发现,阎林山、全和钧对计时仪器 和时刻制度的研究(1980),李迪和白尚恕对北京故宫所藏清代一种特殊结构的漏刻的论 述(1983),王立兴关于民间计时仪器漏盂(1983)、陈起元漏刻(1986)和香漏(1989)的复 原研究,陈美东对数件西汉漏壶的考察(1989),以及李强(1990)、薄树人和郭盛炽(199 5)关于马上漏刻的讨论,等等。

1959年,在王振铎的主持下,中国历史博物馆复原成功大型浑仪和浑象以及宋代苏颂 、韩公廉的水运仪象台(为原大的1/5),王振铎又著图文(1958)详论水运仪象台的结构 、型制、尺度等等,揭开了破解水运仪象台之谜的序幕。王振铎还对苏颂、韩公廉的假 天仪作了复原研究工作(1962)。此后,1988年,陈延杭、陈晓复原得原大1/15的水运仪 象台;管成学等对水运仪象台作文献学上的研究(1991);大致在这一时期台湾省台中自 然科学博物馆郭美芳等复原成原大的水运仪象台;而胡维佳(1994)和李志超(1997)从原 理和结构等方面重加考察,把对水运仪象台的复原研究引向深入。此外,徐振韬关于先 秦浑仪的推测(1976);李志超、陈宇对张衡水运浑象(1993)及李志超对唐代一行、梁令 瓒黄道游仪和宋代熙宁浑仪的研究和复原(1987);潘鼐对现存南京紫金山的明代仿元浑 仪的考证(1983);特别是由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博物院等单位承担的,自1983年开始历 时8年对现存紫金山天文台的元、明漏刻、明制圭表、明代仿元浑仪和简仪等全面研究 工作,并成功地实施了修复工程,这些都把相关研究推进一步。对元代郭守敬创制的其 他天文仪器的研究亦获进展,薄树人的《试探有关郭守敬仪器的几个悬案》(1982);伊 世同对于仰仪的复原研究(1986)等,均属此类。

关于北京古观象台上的8件清代天文仪器的研究和修复工作,自常福元的《北京观象台 仪器残缺记》(1919)、《天文仪器志略》(1921),到陈遵妫的《清代天文仪器解说》(1 956),已对这些仪器作了基本论述。1995年,北京天文馆在研究的基础上,对这8件仪 器进行了大修,在大修的过程中,又深化了对这些仪器结构、尺度等的了解。

80年代,河南登封周公测景台和北京古观象台重新对外开放,是对现存最重要的古天 文台站整修、研究的结果。此外,河南省偃师县东汉国家天文台——灵台遗址的发现(1 974),伊世同等提出的元代国家天文台——太史院的复原方案(1981),薄树人、谢志杰 等关于一地方天文台——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谯楼的研究(1995)等,也都是这方面的 重要进展。

6 天文学思想和宇宙论的研究

对于汉代盖天、宣夜、浑天三家谈天学说及其源流的研究,备受学者关注。钱宝琮的 《盖天说源流考》(1958),席泽宗的《盖天说和浑天说》(1960)及《宣夜说的形成和发 展》(1975),唐如川的《张衡等浑天家的天圆地平说》(1962),陈久金的《浑天说的发 展历史新探》(1978)等等,是先期的研究成果。随后,在盖天说与浑天说孰优孰劣,和 浑天说主地平抑或地圆两个问题上有过热烈的讨论。80年代金祖孟发表不少文章,力主 盖天优于浑天,及中国古代不存在地圆之说;宋正海认为中国古代传统地球观是地平大 地观(1986);王立兴认为浑天家均主地平观(1986);薄树人认为"盖天说不如浑天说进 步"(1989);陈美东认为中国古代地平观占统治地位,但也不乏地圆思想的明确论述(1 996);程贞一和席泽宗《陈子模型和早期对于太阳的测量》(1991)一文认为,《周髀算 经》中的陈子,能用数学把观测和理论结起来,从而构造出一个模型以解释自然现象, 在方法上是一个很大的成就;江晓原则对盖天说的宇宙结构模型作了新阐释(1996)。这 些讨论,无疑有助于认识的深化。

关于古代宇宙起源和深化思想的探究,亦获进展。席泽宗的《朱熹的天体演化思想》( 1963)和《中国古代的宇宙论》(1976),于首奎的《试论<淮南子>的宇宙观》(1979); 孙述沂、宣焕灿的《论汉代的天地起源说》(1984),陈美东的《中国古代的宇宙膨胀说 》(1994),等等,均有新意。

陈美东关于观测实践对古代历法的决定性作用的论述(1983);席泽宗关于"气"的思 想对古代天文学的影响(1984);徐凤先关于古代异常天象观的探究(1994);石云里关于 地有四游说的研究(1995);陈美东关于日月五星右旋说与左旋论争的评述(1997),等等 ,是对古代有关天文学思想作深入的讨论。

郑文光、席泽宗的《中国历史上的宇宙理论》(1975),可视为本论题早期的具代表性 的著作。

7 天文学家的研究

对于古代天文学家的生平、成就、治学方法、思想品质的研究,也成绩斐然。孙文青 的《张衡年谱》(1935);李希泌《郭守敬》(1964);李迪的《唐代天文学家张遂(一行) 》(1964)、《郭守敬》(1966)、《祖冲之》(1977)和《梅文鼎》(1988);张家驹的《沈 括》(1978);赖家度的《张衡》(1979);潘鼐、向英的《郭守敬》(1980),等等,均为 篇幅不同的专著。而较深入的研究论文,则有席泽宗关于清代王锡阐(1963);薄树人关 于明代徐光启(1963)、汉代司马迁(1981)与张衡(1992)、元代札马鲁丁(1986);严敦杰 关于唐代一行(1984);陈久金关于汉代张衡(1981)、唐代瞿昙悉达(1985)、元代马德鲁 丁父子(1989)、战国甘德、刘宋何承天、唐代李淳风与曹士艻(1992);陈美东关于汉 代刘洪(1986)与张衡(1989)、北齐张子信、隋代刘焯与张胄玄、唐代一行与边冈(1992) 和元代郭守敬(1993);杜石然关于明代徐光启、清代梅文鼎、王锡阐(1989)、刘宋祖冲 之(1992);江晓原关于王锡阐(1989);管成学等关于宋代苏颂(1991);颜中其、苏克主 的《苏颂年谱》(1993);河北省邢台市郭守敬纪念馆编的《郭守敬及其师友研究论文集 》(1996);冯锦荣关于明代熊明遇(1997);陈美东主编的《王锡阐研究文集》(2000)等 等。可见,除了对若干最著名的天文学家的深入研究以外,研究向更全面和纵深方向发 展。此外,在80年代关于张衡的研究中出现的讨论显得更加生动:陈久金认为《浑天仪 注》非张衡所著,而是西晋一无名氏所作,其主要依据是《浑天仪注》文末提及的冬至 点位置值,当测于西晋;陈美东指出,该冬至点位置值是《浑天仪注》讨论黄赤道变换 问题而得的结果,故《浑天仪注》应为张衡所著。薄树人也认为它应是张衡原作。这一 讨论,对于认识的深化是有益的。

8 天文学起源、天文学社会史和中外交流史的研究

关于天文学的起源,郑文光的《中国天文学源流》(1979)一书,作了较全面的探讨, 从对神话传说的分析,到对早期观象授时的考察,到对二十八宿、土圭之法与璇玑玉衡 等的讨论,阐述了后世得到发展的天文学内涵的初胚。陈久金也论及历法的起源(1978) ,认为十月太阳历是最早的历法之一(1982),阴阳五行和八卦的起源亦与十月太阳历有 关(1986),天干十日源于十月太阳历的十个时节(1988),四象概念的形成源于华夏族群 的图腾崇拜(1992),等等,提出了诸多耐人寻味的见解。吕子方对《山海经》所载有关 神话的探析,也多涉及中国天文学起源的论题(1984)。江晓原则对中国天文学的本土起 源说和西源说进行评述,论证了本土起源与间或接受外来影响的状况(1991)。程贞一、 席泽宗和铙宗颐合写的《曾侯乙编钟时代之前中国和巴比伦音律和天文学的比较研究》 (1992)认为,两方面都是平行发展,没有关系。

天文学社会史的研究是关于天文学与社会诸因素之间关系的探讨。席泽宗的《论中国 古代天文学的社会功能》(1987)和《天文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1989),开始论 及这个问题。黄一农对于古代荧惑守心纪录的剖析(1991),表明这类天象纪录在相当大 的程度上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说明天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他关于清前期对" 四余"定义及其废存争执的个案分析(1993),也说明同样的问题。江晓原的《天学真原 》一书(1991),对天文学在古代中国的特殊地位作了深入的考察,强调指出它与王权、 政治观念与运作、道德教化、文化,乃至建筑与墓葬等之间的密切联系,对古代星占学 的理论与方法也作了概要的论述。该书的另一重点是讨论中外天文学的比较与交流,对 巴比伦古代天文学与中国古代天文学之间的关系,对主要源于古印度的七曜术在中国的 流行,以及若干古印度天文学家在华的工作等,作了较深入的探析,是一部难得力作。 此外,陈美东关于古代中心差计算(1986)和胡铁珠关于古代五星运动计算(1990)的论文 中,也对中印古代天文学做了有益的比较研究。

对明末以后耶稣会士传入的西方天文学知识的研究,也有进展。严敦杰关于伽利略的 天文学说(1964);席泽宗、严敦杰等关于哥白尼日心地动说(1973);薄树人关于《崇祯 历书》(1980)、《历象考成》(1981);《历象考成后编》中的开普勒方程(1984);郭永 芳关于牛顿学说(1983);伊世同等关于《仪象考成后编》星表中的增星(1984);江晓原 关于开普勒的天体引力思想(1987);水晶球体系(1987)、托勒密和第谷的天文学说(198 9、1991);林文照关于望远镜(1989);胡铁珠关于《历学会通》中的宇宙模式(1992); 石云里关于《寰有诠》和月面图(1994、1991);鲁大龙关于《历象考成后编》与牛顿的 月亮运动理论之间关系的发现(1997)等,都是相当深入的研究成果。

陈展云《中国近代天文事迹》(1985,油印本)、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4册,都对 中国近现代天文学史作了重要的论述,他们是诸多事件的参与者或见证人,其论述尤其 珍贵。此外,阎林山关于余山天文台(1984);朱楞关于徐家汇天文台(1986);吴美霞关 于中国天文学会(1989);丁蔚关于余青松(1996)的研究,等等,也都在推进这方面的工【参考文献】

[1]姜丽蓉.中国科学技术史·论著索引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作。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tianwenxuelw/3020.html


    上一篇:宁都县气象站2009-2010年自动站雨量与人工观测雨量对比分析
    下一篇:天文望远镜的使用和黑子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