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论文发表刊物在GSM网络优化中处理内部干扰(2)
使用跳频技术。跳频可有效地改善无线信号的传输质量,特别是慢速移动体的传输质量。跳频使得发射载频以突发脉冲序列为基础进行跳变,从而可明显减低同频干扰和频率选择性衰落效应,达到干扰源分集和频率分集的效果。
调整天线的方位角与俯仰角,使得无线网络覆盖合理,尽量减少覆盖交叠和覆盖盲区的现象,改善无线环境,减少无线干扰。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表明,在加大定向天线俯角的过程中,水平面主方向的增益降幅比其它方向大,因此改变天线俯仰角来消除同频干扰比单纯降低发射功率更有效。
案例分析
2006年5月郑州市区进行了全网频率割接,在割接以后的DT测试中发现,在107国道和南三环交接的地段(如下图所示)出现了掉话的现象。进行后台分析发现当时存在同频的干扰,超过了同频9EIb的门限,导致当时通话质量变差后掉话。用MAPINFO查看发现42712和42965存在同频,由于频率规划采用的是纯手工的分配方式,而这两个小区没有相邻小区的关系无法通过切换来体现相互的覆盖深度,所以在分配频点的时候出现了同频相邻的情况。
通过5月19日以来的OMC统计报告,发现4271 2和42965的载频质量一直偏差,0级所占的比重不足80%(如图2所示)。由于郑州市区目前采用BB跳频方式,基带信号在不同的载频上循环发射,因此要进一步确诊是BOCH频点不干净还是硬件故障导致的掉话和质量不好,必须先关闭这两个小区的跳频来排查。关闭跳频以后发现这两个小区都是BCCH所在的载频质量不好,其余载频下行。级质量均在85%以上。确诊为BCCH频点不干净导致的质量恶化。21日凌晨更换42712的BCCH频点为65,如图3所示,42712质量明显好转,而42963由于没有了42712的干扰,载频质量也明显回复,内部干扰消失,问题解决。
以上结合实际的工作案例对GSM系统干扰和解决办法作了简要分析。不难看出不管是参数设置、硬件调整还是频率调整,它们的本质都是频率带来的干扰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为网络提供最为干净或者合适的频点,而频点资源却是十分稀缺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最初的频率和规划工作中必须认真仔细,保证频点的干净,建议至少一年应该做一次频率的割接。网络优化是一项长期的不间断的工作,我们必须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探索并积累经验。通过不断地优化网络的资源配置,改善网络的运行环境,提高网络的运行质量,为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网络保障。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tongxinlw/90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