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论文网谈美国现实主义文学(2)

发布时间:2015-04-02   |  所属分类:外文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两战期间及 20世纪70年代后期形成了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二次高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30年左右,产生了福克纳、海明威那样别具风格的大师级的作家,更产生了像杰克·伦敦、德莱塞、斯泰因、多斯 ·珀索斯、斯坦贝克等现实主义声名卓著的文豪。

  杰克 ·伦敦被称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叛逆者,在文学史上 占据重要位置。他从批判的角度,披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堕落,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对这一制度的否定。他以《铁蹄》向人们公开宣布了他的政治思想,这是一部政治幻想小说,铁蹄代表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产阶级统治,揭露了资产阶级虚假的民主,残暴的专政,要消灭这一专政,人们需要团结起来,进行英勇的斗争。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描写农民乔德一家被迫离开耕地,备受欺凌的故事,揭示了30年代经济危机中佃农们的不幸遭遇及现实的黑暗。德莱塞写了不少小人物,他(她)们大多是受害者。他也写了不少强大的人物,他们用“适者生存”的原则击败了对手,又被更强的人剥夺了进一步发展的权利。

  20世纪 70年代中期又出现了一种现实主义文学复兴的景观。与美国现代主义作品相比,美国近20年作品的写作重心有了转移,即创作主题和题材有了变化,不少作家的仓q作以家庭“回归”为主题,即重温大团圆主题,这跟现代主义时期作品中离家出走的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当代美国黑人女小说家艾丽斯 ·沃克的代表作《紫颜色》就是以家庭“回归”为主题进行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美国著名小说家艾莉森 ·卢里荣获 1985年普利策奖的作品《异国恋情》描写的也是浪子回头、破镜重圆的“人间喜剧”。当代大团圆结局的作品不胜枚举,这不仅仅反映了作家们的乐观主义精神的回归和对未来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普通人的良好愿望,希望结束“流浪”的生活,回到家庭中来,过安定恬适的生活。这正是 20世纪 70、80、90年代人们的社会心态在文学作品中的真实反映。

  近20年来,美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复兴,美国作家回头写实,已成为当代美国文坛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作家们在重新找回现实主义的眼光和感觉的同时,又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中汲取营养,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因而,这个现实主义,又被称为新现实主义手法。无论写作技巧如何革新,美国当代文学的创作都没有脱离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土壤——社会现实。美国当代文学正如早期的现实主义文学一样,一刻也没有停止对现实社会的反映。现实主义既是美国民族文学的源头,也是贯穿于整个美国文学发展中的主线。

  [参考文献]

  [1]王军.美国文学思想 新编 [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

  [2]常耀信.美国文学史 (上册)[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3]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waiwenxuelw/13895.html


上一篇:核心论文发表深刻剖析加拿大法语的英式化
下一篇:当代外国文学之分析莫里哀的《伪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