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图书管理论文包头市图书馆人员结构现状分析与优化策略(2)

发布时间:2016-05-06   |  所属分类:文化产业: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4.职称结构

通常情况下,最能反映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实际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是专业技术职称。有专家指出,图书馆高职、中职、初职人员结构所占比例应为25%、50%、25%。高职人员学术威望高,工作经验丰富,可以带头对文献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并促进二、三次文献的利用,其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阅历也是年轻馆员不断成长、进步的阶梯,但高职人员数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出现高职低聘的现象。中级职称人员的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工作经验较为丰富,他们是图书馆的中坚力量,图书馆的服务满意度主要从他们身上得到体现。大多初级职称人员年轻,有朝气,干劲足,接受和学习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发展潜力大,职称评聘的上升空间比较大,是图书馆未来的重要力量。初级职称人员比例应占到25%比较适宜,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图书馆的正常运作,降低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从目前来看,包头市图书馆职称结构不均衡,中级职称人数偏少,初级职称人数偏多,如表4中可以看到,中级职称有14人,仅占总人数16%;而无职称和初级职称共有52人,占到总人数的一半以上,且尚无正高级职称,究其原因也是由于近年来年轻馆员增多所致。   5.专业结构

从图书馆专业化角度分析,拥有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图书馆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的根本区别,知识信息的组织、开发和利用是图书馆员表现其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领域,也是保证其工作不可替代性的唯一条件[5]。从表5中能够看到,包头市图书馆中图书情报学专业人数较少,仅11人,占比不到13%,计算机专业和汉语言专业也比较少,仅占8%和3%,极度缺乏英语专业的馆员。占到76%的人员均属其他专业,包括有:美术、音乐、食品、生物、管理、经济等专业,由于图书馆在人员引进时注重专业多样化,以及人员来源的多途径性,导致了图书馆专业人员专业领域的多样化和知识结构的多样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未来图书馆的发展将是多元文化的整合、开发和提取,年轻馆员要成为现代图书馆的领航员、咨询专家,拥有多学科的学术背景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从而有利于图书馆更好地实现综合领域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优化策略

基于以上对包头市图书馆人员各项结构配置的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

1.人才引进

能够根据图书馆目前的人员结构状况有目的、有计划、合理地吸收、引进高素质人才,针对包头市图书馆男性比例偏低的现状,在引进人才过程中应适当增加男性馆员的比例,使图书馆性别结构逐步趋于1:1的合理比例。虽然目前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已达到57%以上,但从总体上看,高学历人才仍然比较匮乏,今后在人才引进中还应重视对硕士、博士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的吸收和引进。多样化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图书馆适应未来的发展,也为综合性的服务职能提供潜在的人才储备,但在人才的引进中还需适当增加图书情报专业人员,以使图书馆未来逐步走向专业化。同时还要增加一部分与文献资源相适应的能精通相关语种的专业人员,如英语、蒙语、日语、世界语等。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融合,客观上也需要一定数量的精通电脑网络技术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在其他专业的选择上也应各有侧重,最终使得专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化,能够适应并促进图书馆未来的发展。

2.在职培训

图书馆在职人员除了要通过外聘专家讲座,馆际学术交流和经验介绍等方式来吸收、鉴戒一些国内外先进图书馆的管理理念、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鼓励在职人员进行多方面的提高,如对非图书情报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积极参加培训班、研讨班等,到国内外先进的图书馆去学习、交流、访问,这不仅有利于吸收先进的理念、经验,提高本馆图书管理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图书馆之间的差距,逐步与国际接轨,更有利于开阔专业技术人员的视野,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团队意识,增加整体凝聚力,真正形成一支能打胜仗的铁杆队伍。

3.制度保障

有了强大的人才队伍作为基础保障,还需要激发馆员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这是精神、是灵魂。所谓激励就是激发人的行为动机。通俗来讲,就是通过一定的制度机制来激发士气,鼓舞干劲,使之产生一种行为反映。凡事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对图书馆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励的形式主要包括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个方面:精神激励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情感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等。当然也需要一定的物质激励作为保障,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相互促进。

四、总结

通过以上对包头市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专业、工作年限等现状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现象,试图提出一些符合现代图书馆要求的人员配置最优化措施,以加强包头市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建功立业。

推荐期刊:《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wenhuachanyelw/17512.html


上一篇:艺术论文投稿李白各体山水诗的艺术渊源及其对传统的发展
下一篇:高校武术教学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