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媒体融合时代传统文化传播

发布时间:2019-11-21   |  所属分类:文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融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由传统媒体发展到融媒体,不仅是传播理念的改变,更是传播方式的革命。虽然在学界对于融媒体还没有定鼎一尊的界说,但其对传播方式的革命性颠覆则是为大家所公认的。杰克布·尼尔森在《传统媒体的终结》一文中宣称,传统媒体在五到十年间就会寿终正寝,完全为网络媒体替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新时代文化体系的根基,在长达5000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文化成就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和花繁叶茂的表达形态。融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阅读方式、接受方式和表达方式都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传统意义上的一杯茶在案、一卷书在手的古典阅读、接受和表达,已经成为了一种略带怀旧色彩的小资生活情调。

媒体融合时代传统文化传播

  关键词:媒体;融合

  生活的快节奏使得阅读呈现出碎片化倾向,普罗大众已经不可能花费大段时间去阅读原著,去细细品读经典,快餐式的阅读作品提供成为传统文化必须突破的窘境。陆先高在《融媒体产品的三个维度》中提出“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是要以产品为轴心,重组资源,核心是要解决在新媒体、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局面下,如何通过设计新的融媒体产品,创新和拓展传播渠道,从而实现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增强传播力是媒体融合发展的核心目的,而传播力由产品的传播价值决定,内容是根本。”①据此,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融媒体条件下传统文化传播问题。

  一、传播价值选择

  从传播价值层面考量,传播价值是衡量的首要考虑因素。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当然,由于我们有着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历史,在传统文化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落后的、不健康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进行选择,去伪存真、去芜取精。这种价值的选择,既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由之路,必做的功课。在传播价值选择上,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衡量标准,进行深入挖掘,“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②这里可以拿清初满洲词人纳兰性德的诗词作品为例。作为清初著名词人,纳兰从小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这使得他同时兼有满汉蒙几种文化影响,在纳兰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纳兰词以婉约见长,评论家多以“哀感顽艳”来形容。在通常的传播中,纳兰总是以多情、善感、忧伤等形象出现,而忽视了纳兰作为满洲贵胄的那种责任与担当精神,忽视了纳兰身上体现出的那种自强不息的中华情怀。渴望建功立业,渴望为国家献身的壮志豪情,应该说不仅仅属于纳兰,而是整个民族血液中流淌的精神血脉。和平年代依然需要英雄,庸常的日子需要用壮志豪情去点燃奋斗的激情。当然,正如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某些不合时宜的消极的东西一样,在纳兰词中也有着体现,在传媒技术如此丰富的当下,如果不注意选择,这些不健康的东西可能会被现代技术包装、渲染,甚至有可能产生所谓“轰动效果”,而这与传统文化传播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二、传播方式选择

  从讲好故事的层面来考量,好的故事是吸引受众的关键因素。优秀的价值观需要用动人的故事作为载体,价值观的传播不能依靠简单的说教。故事需要设计情节,融媒体情境下的情节设计,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情节设计,不同于以往小说、戏剧、电影等作品,其核心问题是今天的接受者需要在极短的时间中去选择阅读的对象,换言之,发布者需要在极短的时间里抓住阅读者,用最精简的语言(画面、音乐等)激起阅读兴趣,这是一个手指滑动与眼睛扫描的过程,也是一个取舍、判断的过程。融媒体传播条件下的讲故事,彻底颠覆了传统的那种“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的讲述模式,不讲求故事的铺叙,不需要过多介绍事情的来龙去脉,而是直奔主题,把最核心的东西直接推送到读者眼前,将阅读者的兴趣、注意力紧紧拉住。必不可少的背景材料往往采用画外音的形式,用极其简洁的语言交代,通过与画面的切换来完成。故事情节的构造要突出惊、奇、险、美,要制造情节起伏,形成回环往复的气势。仍然以纳兰词为例说明,如《金缕曲·赠梁汾》:“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这首词讲了一个感人肺腑的友情故事:顾贞观(梁汾)的好友吴兆骞因受科场案连累被流放宁古塔,纳兰看到梁汾思念友人的诗作大为感动,在得知事情原委后,纳兰应许以十年为期,救回吴兆骞。后在明珠的帮助下,吴兆骞得以返京。整个事件离奇曲折,颇为复杂。在改编这首词的时候,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将科场案、明珠帮忙等作为背景,用画外音简单处理;突出展现纳兰在读顾贞观诗作时的惊叹、诧异、感动,接着表现宁古塔的苦寒、艰涩,进而表现顾贞观为救友人不惜屈膝,大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情势,最后展示纳兰慷慨承担的豪情。整个节目情节波澜起伏,情感丰富,节奏紧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传播的媒介手段选择

  调动多种审美方式与感觉,巧妙运用媒介互文手法。朱莉娅·克里斯蒂娃在其著作《符号学》中提道:“任何作品的文本都是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融媒体技术条件下的互文手法,含义广泛,方式更多样,效果更惊人。可以说,这种互文,综合了视觉、听觉、感觉等多种审美方式与手段,全方位调动了人类的审美感觉,给人带来的审美冲击力极强。例如改编纳兰的《长相思·山一程》:“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作品中将白雪皑皑的山海关城楼、漫天飞卷的雪花、行军宿营的毡帐、高高悬挂的风灯等画面叠相推出,配上北风的呼啸声,一阵阵的梆子声,偶尔传来的乌鸦的聒噪声,再配上低吟诵唱,长长的叹息声……视觉与听觉,文本与图像,写实与幻想,构成了多重的互文性,意境的创造,气氛的渲染,给人以身临其境的传播效果。习近平同志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指出:“要善于思考,深入发掘好材料的内涵,梳理和阐发好材料中蕴含的隽永的精神和深刻的道理,运用丰富的新闻语言、形式、方法、技巧创作出精品力作来。”③这也是在融媒体时代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遵循。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作者:毕国忠 张伶聪 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wenxuelw/20922.html


    上一篇:本田汽车如何打造特色安全文化
    下一篇:布洛陀文化传播业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