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职称论文项目进度管理
摘要:项目进度管理本质上属于建筑工程管理,而且是重要部分之一,指导着建设进度和建设计划。管理好项目进度,能够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本文分析了项目进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字:项目进度管理,问题,措施,管理体系
一、前言
对建筑工程的项目进度进行管理是一项具有统筹性的工作。它对建筑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衔接关系、工程周期、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等进行统一计划,并且在计划实施时进行监督。项目进度管理十分重要,通过它可以了解项目进度,监控项目的建设情况。当发现项目进度和项目计划有偏差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如对原计划进行调整或修改,使项目进程和项目计划一致,确保建设流程被建设单位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项目进度管理是降低工程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保证项目按时完成的手段。因此研究项目进度管理十分重要。
二、项目进度管理的问题
项目进度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在实际管理中,项目进度管理总会遇到各种因素的阻碍,导致总体管理水平的降低,下面是笔者归纳和分析的一些常见问题:
(一)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影响项目进度的因素有:施工环境、资金、设计变更、建设单位管理水平等。当前项目进度管理的体系并不完善,当上述因素影响到项目的进度时,建设单位没有标准可参考,只能凭自己的经验来处理。而且,项目建筑机构考核、激励、监督等的机制也不完善,分工也十分不明确,一旦出现问题,互相之间推诿扯皮,推卸责任,最终导致建设计划无法完成,项目进度管理也就形同虚设了。
(二)对质量、成本、进度等的把握不够
对施工质量、投资成本、建设进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把握,决定着工程的经济效益。为了加快进度,必须对赶工措施增加投入,这样一来投资成本就会增加。如果加快进度,施工环境也要改变,这样一来,施工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如果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又要必须放缓,又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因此,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进行综合考虑。不过,一般承包商为了尽快赚回成本,经常努力地去缩短建设周期,导致质量不达标,进而导致返工、投诉等问题,这些问题转而又增加了成本,也破坏了建设单位的名声。
三、措施
为了做好项目进度的管理工作,就必须针对问题出台相应的措施,以下是笔者的建议:
(一)项目进度管理的标准要严格
项目进度管理管理的是整个建设工期,因此,在制定管理的标准、制度时,要在管理对象为目标工期的前提下进行制定,要严格制定管理办法、标准、制度等,并且认真执行。目标工期分类如下:
第一、基于预期利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单位在决定是否进行工程投标时,往往参考预期利润。在中标后,建设单位会投入财力、物力、人力、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竭尽全力去完成工程建设,最终建设完成合格的项目工程,并获得预期的利润。预期利润与工程进度有着微妙的关系,如果施工进度太慢,可能会导致企业流动资金不足、机械使用费用增加、人员工资增加、利息增加等问题,业主也有可能索要误期损失费,最终导致企业无法实现预期利润。可见工期和预期利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在制定项目进度计划时,一定要参照预期利润,以此再制定不同进度的施工计划。
第二、基于费用工期目标
目标工期并非越短越好,工程进度太快,赶工费用就会相应增加,进而导致额外支出的增加。对工程进度的合理管理应该是指用最低的费用获得最快的工程进度,这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形式。在对工程进行管理时,费用低、工期短的控制标准具有复合性。在实际施工时,工期越短,直接工程费就越多,间接工程费就越少。只有合理确定工期目标,才能有效控制各项费用。因此,项目进度管理的最好目标应该是费用最低,这样才能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
第三、基于资源工期
在对项目进度进行管理时,建设单位会根据资金、半成品、构配件、建筑材料、施工机具设备、劳动力等的实际供应能力,来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建设单位要在客观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制定出最短的工期,工期最短、资源限制等控制标准也具有复合性。建设单位制定出来的项目进度计划应该最大化的使用可利用资源,这样工期自然就缩短了。应竭力避免资源因素耽误工期,同时确保工程的质量。
(二)项目进度管理的模式要完善
第一、建立高素质的项目管理团队
如果管理团队存在人员流动太过频繁、团队意识淡薄、合作精神缺乏、组织机构臃肿、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那么既不利于人员才能的发挥,也不利于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容易导致整个团队管理水平的降低。这样,组织上、人力上保证不了项目按计划实施,也不能有效地管理现场施工,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工程项目刚开始时,就要有一支高素质、优秀的管理团队,既包括普通员工也包括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在项目进度管理方面也是如此,要积极搜罗优秀的人才,并为之安排最合适的岗位,要使人尽其才,每个队员都应该认识到团队的最高目标是实现项目目标。应该发挥团队知识、构建团队文化、培养团队精神、加强成员间合作。建立高效团队后,要运用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实施程序化和标准化作业。要制定规章制度、同时规范团队行为。进度管理的目标责任中心应该是项目经理,要合理分解进度目标,将责任具体到人。要制定严格明确的考核体系,使考核体系能够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要在管理手段、管理理念方面努力,要通过管理来增加进度、缩短工期。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ngmuguanlilw/156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