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成本控制论文发表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2)
(六)项目部各部门对费用的控制
技术安质部门:责任预算总额以零为基数。
计划预算部门:责任预算总额以零为基数对劳务队计价的单价与责任预算单价差额形成的收支净额以及对业主变更设计批复的单价与原合同单价的差额为该中心工作成果。
材料部门:责任预算总额以零为基数材料的实际购价与材料责任预算价格以及材料的实际消耗与计划用量所形成的材料成本差异为该中心的工作成果。
机械设备部门:由项目部直接使用的机械设备费用,加上承租和出租机械设备的租赁费净支和为该中心的责任预算总额。
财务部门:项目部管理费和制造费用开支标准构成本级管理费预算。
项目经理或领导小组 :项目部责任预算与各责任中心责任预算之和的差额形成项目经理调节基金。
三、责任成本的核算及考核
1.工程部台账与报表的登记与传递
工程部对整个项目的工程数量负直接责任即对各外部劳务队或工区支出的数量应在与业主寄来那个数量的范围内,因数量结算所造成的工程责任预算的结余超支负责。每月根据各责任工区或责任单位的实际完成情况的\"清单\"工程进行台账登记。次月3日前根据台账登记报表并传递到合同部。
2.合同部台账与报表的登记与传递
合同部对工程数量负审核责任,同时对整个项目的责任预算(除期间费用)的结余超支负直接责任。每月根据工程部传递的工程数量登记台账与报表,次月5日前汇总形象产值、计量产值、结算产值综合对比表,并传递到财务部。
3.设材部台账与报表的登记与传递
设材部对项目材料预算采购差价负责,对项目超数量采购造成的材料浪费负责。每月根据所采购的材料按材料种类登记台账,次月5日前汇总报表,统计出本月累计形成的预差价并传递到财务部。
4.后勤部台账与报表的登记与传递
后勤部对项目的间接费用结余超支负直接责任,同时对间接费用据实列支严格按照公司内部规定控制。每月根据本月实际支出,逐笔登记各项费用台账,次月5日前汇总成报表,统计出本月累计责任支出的节超情况并传递到财务部。
5.财务部台账与报表的登记与传递
财务部是整个项目责任成本的归集和反映。每月根据合同部、设材部、后勤部等的传递的报表建立责任成本辅助台账,最终现行会计核算经营结果应与责任成本核算经营结果一致。
责任成本的核算主要体现在项目经营情况、项目经理经营情况、工区(或外部劳务)经营情况、间接费用责任报表、材料预采报表五个责任报表,财务部每月汇总五大报表形成\"一级中心台账与报表\"体系,于次月10日前报送到工程技术处,工程技术处根据各报送的报表建立控制台账。为便于项目考核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和资料。
第三章 责任成本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一、责任成本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对成本管理认识不到位
长期以来,一些施工企业经理一提到成本管理就认为这是财务部门的事情,简单的将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会计人员。
(二)责任不明确,执行不到位
责任成本管理最重要的是明确各级责任主体、每个责任人的责任。在一些项目上,施工企业虽然也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出台了管理办法,测算了项目责任成本目标,但责任人不明确,如施工企业没有对成本目标进行分解,将各项指标具体落实到每个责任部门、责任人,没有形成正常的、规范的工作流程,管理没有制度化。
(三)没有形成严格的责任成本预算体系
责任成本预算是责任成本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但个别企业对施工方案不重视,不按施工条件、施工队伍、现场条件工期要求编制符合现场实际的施工组织设计,而是图省事照投标施工组织应付差事,结果造成成本增加、投入加大;制定成本定额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不进行详实的现场调查。
二、如何加强责任成本管理
(一)从思想上让企业主管理解和接受责任成本管理
要想把责任成本管理落实到实处,项目经理、 各重要业务主管必须要从思想上深刻理解和真正认识到责任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落实到行动。 否则,再科学、严密、适用的制度也没用。
(二)建立规范、 统一、可行的责任成本管理体制
责任成本管理体制的建立,应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实行责任成本管理责任制,应注意成本责任的层层落实、逐级负责,使项目成本管理在责权利上无空白、 无重叠,事事有人管,责任有人担,一切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杜绝推诿扯皮现象,从而使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三)建立严格的责任预算体系
责任预算是责任成本管理最重要的环节,在实际运作中,企业应首先调查主要材料、 配件、 劳动力等的供应状况,以便确定各种材料、 燃料、 动力和工时的责任单价,为预测成本提供依据。责任预算合同一般实行两级管理,一级为工程公司与项目部的合同, 另一级是项目部与责任中心的合同。这样就可以解决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实际问题。实行责任预算合同管理是落实责任成本预算的重要环节。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ngmuguanlilw/159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