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小议(2)
3.0给排水施工中的质量通病
主要存在的部位有厨房、卫生间的给排水、暖气管道的立管与混凝土楼板的结合部位,出现漏水或渗水的现象,这些现象应在施工中特别注意,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止,避免在安装卫生洁具及铺地板砖后出现渗漏。施工前应把楼板预留孔部位直径300 mm内清扫干净并用水湿润后,先刷素水泥浆一道。从孔下口吊一直径同立管管径相同的三合板,吊好后用细石混凝土C20浇捣。但应分两次浇捣,第一次浇捣一半后待24 h后用防水油膏或沥青防水漆涂刷一遍,再浇捣剩下的一半。但上表面低于楼层地坪下15 mm,然后待混凝土达72 h强度后刷沥青防水漆一道,直径300 mm,让管道与混凝土楼面充分结合。工程竣工前应再刷涂一遍以防铺砖后渗水。铺砖时不能破坏沥青防水层。
3、施工中质量管理措施
3.1人的因素
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当树立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人的素质。领导层、技术人员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
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可以依靠质量教育、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也可以靠培训和优选,进行岗位技术练兵。
3.2材料因素
影响材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材料控制的要点有:1)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2)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3)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正常施工。4)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5)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合理使用。6)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据统计资料,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70%或更多,正因为这样,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为谋取更多利益,不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或因采购人员素质低下,对其原材料的质量不进行有效控制,放任自流,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还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无法杜绝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及原材料进入工程施工中,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为材料的检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国家在有关施工技术规范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实际施工中只要我们严格执行,就能确保施工所用材料的质量。
3.3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的顺利实现。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3.4机械设备
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件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3.5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声、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参考文献:
[1]陆克华,朱长喜.童悦仲.中国住宅工程质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关罡,孙钢柱.我国住宅工程质量问题的群因素分析[J],建筑经济,2008.
[3]侯学良,朱宏亮.关罡.中国住宅工程质量问题的循证管理方法及其实证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8.
[4]王予亮,陈福华.如何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J],科技信息,200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ngmuguanlilw/159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