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深基坑开挖工程的质量控制监理(2)
2.7钢筋混凝土面层施工要严格按图纸设计、施工规范要求验收,要求边坡平整,喷射厚度均匀,可通过定点抽查混凝土层厚度来提高质量。面层施工完后须上层土钉注浆体及混凝土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开挖,切忌提前开挖。待上层混凝土面层强度达到70%后,按要求将土钉与垫板进行固定,使土钉与混凝土面层、土体形成一个整体,提高整体稳定性的效果。
2.8降水和排水是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的难题,效果不理想会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施工周期也会延长。在本次施工中,由于地下水位较低,因此采用坑内明排水的方法。首先做好坡面压顶及排水沟系统,要求平整,排水畅通,做到即使雨季地表水也不能流渗到坑内。另外,还在坑内设简易排水沟及集水井,两台大率、高扬程水泵及时排水,确保支护施工不受影响。
2.9安全监测环节是指导深基坑支护正常施工、避免事故发生的必要措施,在该工程的施工中采用水平位移观测的方式,基坑四周布设观测点,随着基坑深度的增大,调整观测周期,收集信息,及时进行安全分析。尤其雨季施工阶段,进行24h安全监测,对边坡有无裂缝、渗漏点进行检查,及时修复,以防出现滑坡、坍塌,确保施工安全。采用信息化施工的模式对施工过程中发现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墙体变形过大或按设计施工困难等情况及时与设计、勘察单位联系、沟通,及时修改、加固或补救。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来完善、指导施工。因此,支护工程从施工质量、安全性论证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3土方开挖期间监理控制重点
1)土方开挖期间的降水,要求施工单位确保24 h不间断降水,并派专人进行管理,监理部也派专人对降水进行了跟踪检查。基坑降水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土方开挖的顺利进行,因为本身河西地区土质比较差,又紧靠江边,水位相对比较高,一旦降水不到位,土方开挖很难进行。
2)土方分层开挖及机械行走路线的控制。因本工程土方量较大,工期较紧,如果完全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分层开挖,不现实,施工单位也接受不了,对此监理对分层开挖给予了适当放宽,在保证土方开挖安全情况下,从原来要求的每次开挖深度1.5 m放到2 m左右,但土方开挖的原则决不能违反,严格按照\"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要求进行控制。
3)立柱桩、工程桩的保护。在挖至工程桩、立柱桩部位时,要求施工单位必须确保桩体周围均匀、对称开挖,且每次开挖深度不得大于1.5 m,确保工程桩、立柱桩不被挤压偏位。
4)基坑支护系统的保护。在土方开挖过程中,第二道支撑施工完成后,必须待支撑系统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允许后续挖土施工,因本工程支撑梁比较密,挖机等机械必须从支撑梁上行走,为确保支撑系统质量、安全,要求施工单位在支撑梁上覆盖不少于80 cm厚的土层,如支撑梁下口土方被掏空,机械严禁从支撑梁上行走。同时在坡道拐弯等部位铺设路基箱。
5)土方开挖期间必须严格按照要求留设挖土坡度,正常情况下按照1∶1.5留设即可,当土方停挖后,坡度必须保证在1∶2.5以上,同时要求挖机不得停放在坡度边缘,防止因塌方将挖机掩埋等事故。
6)挖土期间基坑边的安全控制。挖土期间严禁重型车辆、机械沿基坑边行走,材料等严禁堆放在基坑边缘,同时要求基坑监测单位加强基坑监测,一旦出现报警,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基坑设计等相关单位拿出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同时启动应急预案。
4结语
深基坑土方开挖与支护关系着基坑工程的成败,它是在基坑围护、基底加固和坑内降水成熟的前提下进行的,又是后续主体结构施工的前提条件,通过对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控制监理,不仅对工程质量和施工监理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同时有效地保证深基坑和环境安全,对深基坑施工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ngmuguanlilw/164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