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关于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项目管理: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 要;文章主要对市政道路路基与基层以及混凝土路面中的道路结构中通常所发生的一些有关质量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 ;市政道路 质量控制要点 路面施工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交通事业也在不断的进展,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城市的道路建设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混凝土道路工程是市政道路工程中采用较多的一种道路结构形式,本文结合市政道路的常见质量通病探讨了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一、市政道路的质量通病

1. 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

无论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还是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出现裂缝是常见的质量问题。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是比较复杂,但究其主要的原因无外乎原材料的选择不当与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不够严格,也由于日常维护管理欠缺等多种方面。所以在施工中必须要加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防止市政道路质量通病的关键。

2. 平整度问题。

道路的平整度是路面工程质量中一项重要直观的指标,它不仅关系到了新建路面的质量,更加反映了行车舒适的程度,同时也表现了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也直接涉及到社会与经济效益。尽管目前沥青路面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严格,但部分沥青路面在开放交通几年后,路面的平整度都出现明显下降,并而影响行车安全、车速及舒适性。影响了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所涉及到路基与路面的各层结构施工过程,如路基的压实不够与振捣等原因所导致混合料不密实、桥头跳车等。

3. 其它。

路面混凝土蜂窝、麻面,表皮开裂、脱皮、起砂,混凝土冻胀和断板。雨水井、检查井和排水干管与路面的接缝处出现出现塌落缺陷,造成行车中出现跳车现象。人行道上的路灯在检查井盖板与道面高差的超标,容易产生拌脚现象。人行道施工中,盲道口的道板安装不牢,也是容易脱落。排雨的管道,过路的电力与电缆、通讯电缆、自来水的管道等过路管沟处路面所出现的裂缝,等等。

二、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1. 路基土回填压实。

路基在填土段,在填筑的前要清除地面杂草、淤泥等,过湿土及含有机质的土一律都不得使用,对于沟槽的回填,应把槽底木料、草帘等相关杂物清除干净。像湿土就必须要经过晾晒和掺加干石灰粉,来降低至接近最佳的含水量时然后再进行摊铺来压实。对于填土中的颗粒过大( > 10cm)的砖块与石块以及混凝土块的剔除,对大于10cm的硬土块一定要打碎。一定要加强的执行路基土分层的回填压实规范要求,要对操作者做好有关技术的交底,使路基填方与沟槽回填土的虚铺厚度不能超过规范规定。控制每层的填筑厚度一般不可以超过20cm,碾压遍数一般也不小于10遍,并对每层的填筑质量实施检测。

2. 基层施工。

水泥稳定碎石是混凝土路面的常见基层材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半刚性基层结构,容易产生收缩裂缝。为此,在原材料选择上,应尽量选择级配粗的集料,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合料的含水率,加强拌和质量,减少材料离析。并尽量避免在高温时间和季节施工,以减少水分蒸发。设计上设置下封层和上封层,避免地下水和地表水通过面层向下渗漏。除此之外,严格控制基层的平整度和标高,标高控制时宁低勿高,并保证基层压实度,以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

3. 混凝土路面施工。

3. 1严格控制混合料的质量。

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面层用集料应作为质量控制的先决条件,人们往往重视沥青材料,忽视粗细集料的质量,往往造成沥青混合料级配变化大,多项指标难于控制,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质量。应对如颗粒的大小、形状、棱角、吸水率和表面粗糙度等集料性质认真考察,选择满足要求的粗细集料,控制好集料的来源,集料宜自采或采用集中生产的方式,产量应能满足工程需要,保证集料规格一致、质量稳定。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必须控制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配合比验证(试拌试铺)三个阶段。调试后,确定水泥、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砂、沥青等材料的最佳组合,使其满足设计要求。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通过检查振动筛,调整冷料仓出料速度,清除热仓料的超尺寸颗粒。严格控制沥青加热温度在160~170℃,并根据矿料颗粒的明显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配合比。拌和不均,就会使混合料在拌和中温度的不均匀、级配波动,就会导致流值、空隙率的变化,也就会导致混合料在运输、摊铺过程中出现离析,使路面出现花白料,使路面难以摊铺成型。沥青面层混合料拌和不均匀,即使使用的规范化的机械化进行施工,也难保证平整度的达标。

3. 2混合料的摊铺和碾压。

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立模是确保路面平整度是否合格的第一道工序。每次立模前首先进行模板校正,以避免模板变形而影响路面平整度。严格控制模板安装,使之能经受各种振动的冲击,用道钉控制模板下边线,用斜撑控制模板的上边线,以确保模板牢固不倾斜。模板支立后,检查相邻两模板接头,并用水准仪复核标高。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前要检查温度,可以根据混合料的颜色以及现场测定。沥青混合料在正常摊铺和碾压温度范围内,往往冒出淡蓝色蒸气。沥青混合料产生黄色蒸汽或缺少蒸汽,说明温度过高或过低。摊铺过程中只要混合料似有温度较低现象或初次碾压,而压路机跟不上时,则应测定温度。测量铺层的温度时,应将温度计的触头插进未压实的面层中部,然后把触头周围轻轻用足踏实。应做到连续摊铺,不间断作业。如供料不及时,摊铺机待料时间过长,混合料温度下降会引起局部不平整,而且自动找平系统在每次启动后,需行驶3~8m后才能恢复正常,因此切忌摊铺机经常停机。摊铺速度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过慢显然影响生产效率,过快则易造成摊铺层表面的粗颗粒在熨平板下沿摊铺方向滑动,使表面粗颗粒后方出现小坑小空洞,从而影响面层平整度和预压密实度。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最佳碾压温度为110℃~120℃,摊铺后混合料温度是在不断变化的,还必须掌握好有效压实时间,适时碾压。压路机的碾压应遵循机型先轻后重,行驶路线由低侧向高侧推进、由两边向中间碾压的原则。压路机的碾压作业长度应与摊铺机的摊铺速度相平衡,随摊铺机向前推进。当天碾压完成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凝土层面上不应停放一切施工设备(包括临时停放压路机) ,以免产生形变。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存在碾压过程,但要注意振捣和人工刮尺和做面过程。防漏振和振捣过度,以混合料停止下沉,且表面泛浆不再冒气泡为度。浇筑初凝后,应及时加盖草袋或砂浇水养护,防止在切缝前混凝土表面干缩开裂。刮尺前先用尺找出水泥混凝土表面的不平整之处,然后用尺来回刮动水泥凝土表面的砂浆层进行找平,刮尺的同时应随时检查平整度,确保最大间隙在2mm以上。刮尺整平后即通过人工做面和机械做面,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ngmuguanlilw/1763.html


上一篇:浅析隧道工程施工管理
下一篇:浅谈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