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浅析质检机构检验报告的质量控制措施(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项目管理: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2.4检验结论要合理正确

检验报告的结论是对样品或整批产品质量合格与否作出综合性明确判断, 用语须简练、准确、规范、完整。通常是对样品或整批产品按标准的全部项目检验完毕后, 作出综合判定合格与否。但笔者也发现有的产品的项目检验未检完, 就下了检验合格的结论。显然, 这样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造成了全部项目检验合格的误解。在这种只检验了部分项目, 并要下检验结论时, 若所检项目符合标准规定, 应判为\" 所检项目合格\"或\" 所检项目符合标准要求\" 。若所检项目有不合格项,则应下不合格结论。这样就比较合理正确地反映检验工作和检品质量的实际状况。

2.5检验报告要完整、统一、及时

检验报告在编制过程中, 报告的内容要真实客观, 准确公正, 完整明确, 不得不经检验出具报告和检验数据。另外, 书写应字体清晰整齐, 不得涂改, 用字要规范, 不得滥用或滥造字, 以免造成对内容的误解。其次在编写和审核检验报告过程中, 从检验、审核、批准这些环节中, 缺一签字, 报告不得发送, 以减少失误。质量监督检验任务是有计划、有时限要求的。质检机构如果不能按时出具检验报告, 就会影响质量监督行政部门的统计、通报和后处理工作。对一些保质期较短的产品,如饮料、糕点等, 如不能及时出具检验报告,样品超过保质期, 检测数据不能真实地反映质量状况, 检验报告是无效的。

3 提高检验报告质量的意义

质量检验是科学评价产品质量优劣的一项技术工作,它对于维护市场经济发展正常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因此,不断提高质检机构的科学性、公证性和权威性,是质检工作的重要任务。

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质量机构同样面临市场竞争,提高质检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必须提高其质量检验工作的公信力。国家质检总局开展的检验质量整治行动、省质监局开展的\"质量检验机构整治月\"行动,其目的在于提高检验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从而提高质检机构的公信力。通过本文,我们把工作中检验报告质量问题拿出来探讨,目的在于引起更多的有识之士参预讨论,提出更多更好的措施办法,共同研究,相互提高,从而在根本上消除、控制问题报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06.

[2] 贺国勋.谈质检机构检验报告质量的提高[J].标准计量与质量,1998(3).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200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ngmuguanlilw/1775.html


上一篇:全面做好工程预算定额的思索
下一篇:浅议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