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起火原因分析及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和工作实践中发现的建筑施工现场火灾危险性,提出了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一些措施和对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消防安全管理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起火原因;火灾危险性;消防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地新建、扩建、改建、装修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的扩大,在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由于建筑行业具有临时性强,作业条件变动大,现场环境复杂等高危行业的特点,容易引发各类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近期,建筑施工现场火灾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央视配楼火灾、上海静安路教师公寓火灾等都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影响。本文对近年来全国建筑施工现场起火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和工作实践中发现的建筑施工现场火灾危险性,提出了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一些措施和对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消防安全管理的一些措施。开展对建筑施工现场起火原因分析,一方面有助于从源头上了解建筑施工现场起火的原因,在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中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避免发生火灾;另一方面对火灾过后有针对性的开展火灾原因调查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建筑施工现场火灾危险性分析
(1)建筑物密集且耐火等级低。由于施工现场局限性强,人员多,现场内的办公室、员工休息室、职工宿舍、仓库等建筑相互毗邻或者成"一"字形排列,并且这些建筑大都为临时性,而且都是三、四级耐火等级简易结构的建筑物;还有一些职工宿舍与重要仓库和危险品库房相毗连,甚至临时建筑物相互间隔只是用三合板等材料简易隔开;也有的职工宿舍只有一个安全出口,一旦失火,势必造成严重后果[6]。
(2)易燃、可燃材料多,火灾蔓延速度快。由于施工工艺的要求,工地上往往需要使用、存放大量的易燃易爆及有毒材料、如木材、刨花、油漆,乙炔瓶等。特别是近年来新型建筑装修装饰材料的不断应用,使得施工现场的火灾荷载增加。加之一些建筑工地雇佣外来民工,吃住在工地,生活用品中很多都是易燃可燃材料。因此,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猛烈燃烧,迅速蔓延。
(3)明火作业多。建筑施工中普遍采用电、气焊割、电炉、喷灯等明火设备,极易引燃工地上存放的易燃材料。更有甚者,部分施工现场存在违章使用明火的现象。例如,进行电焊、气焊的工作人员无证上岗,操作时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甚至在火灾危险场地没有事先办理动用明火审批手续,特别是一些改扩建以及建筑内部装饰装修工程,没有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甚至边营业边施工。
(4)用电设备多,用电负荷大。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机械设备如塔式起重机、井架、龙门架、搅拌机,电焊机等种类多、用电量大,且随着便携式电动工具的普遍使用和临时照明的需要,若安全用电措施不当,线路超负荷,容易造成导线绝缘层过热或短路形成电火花。引燃周围可燃物。
(5)施工现场消防设施不足。施工现场,建筑物处于已经开始建设但仍未竣工的阶段,消防设施不完善。一旦发生火灾,建筑设计中的消防设施往往不能发挥作用。特别是对高层建筑,其发生火灾后,一般主要依靠建筑内的消防设施进行火灾扑救,而施工中的高层建筑,其消防设施尚不完善,因此其火灾扑救就更为困难。
(6)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虽然大部分施工工地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健全,但 也只是挂在墙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7)施工人员安全素质较低,消防安全意识差。部分施工企业负责人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素质较差,不知道自身的消防安全职责。在进行施工现场检查时,大部分施工负责人认为一切都是建设企业的事,根本与自己无关,消防部门不应该管,主观上舍不得投入资金,购置必备的消防器材。同时施工人员多为临时性职工,文化素质较低。据统计建筑企业中从业人员约3500万人,其中大约有2500万人是来自农村的劳动力,专业人才占职工的比例只有5%左右,大量的没有经过全面职业培训和严格安全教育的劳动力涌向建筑业成为施工人员。他们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不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困难。
2 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1)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布局,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隐患。一要针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实际,合理划分各作业区,特别是明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堆场、危险物品库房等区域,设立明显的标志,将火灾危险性大的区域布置在施工现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侧风向[7,8]。
(2)加强对明火的管理,保证明火与可燃、易燃物堆场和仓库的防火间距,防止飞火。对残余火种应及时熄灭。
(3)加强对电焊、气焊操作管理。电、气焊作为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在操作时应将工作点周围的可燃物清理干净,并配备灭火器材派专人看守,作业完后,应认真检查现场,防止阴燃着火。
(4)加强电气设备管理。建筑工地电气设备虽多为临时性的,也必须由电工进行安装和修理,经专业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通电使用。严禁将电线敷设在可燃物上,检查中发现可能引起火花、短路、发热和绝缘损坏等情况,必须立即修理。
(5)加强对生石灰和易燃物品的管理。生石灰是一种易被忽视的点火源,当生石灰遇水发热时形成的高温足以引燃附近的可燃物,因此生石灰附近不可堆放可燃物。
(6)施工现场应严禁吸烟,吸烟应在吸烟室或安全地点。
(7)施工现场留出必要的防火间距加强现场道路的管理,保证发生火灾时消防车辆通行。
(8)临时工棚应单独设置,并配备消防工具和器材有条件的应设蓄水池。
3 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1)消防部门要规范执法、依法监督、严把审批关,避免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公安消防部门在依法实施消防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未经审批而擅自施工的企业要限期补办有关手续,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技术标准进行有效的科学监督管理,最终达到消除火灾隐患目的,主要是依法审批,从根本上治理火灾隐患。
(2)将保险机制引入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当中。施工企业作为投保人,往往因为缺乏火灾风险管理经验、资料或忙于施工管理工作,在火灾事故发生以前很难进行系统的火灾风险管理,当事故发生后施工企业工期等的间接损失是得不到赔偿的,况且还有自留风险的存在,所以施工企业非常希望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有得到火灾风险管理服务的要求。保险公司作为保险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极不希望火灾事故的发生,有签单前对所承保工程作出正确的火灾风险评估以确定是否承保,签单后监督保险合同执行情况,提供风险管理服务,帮助投保人控制火灾风险的愿望[9]。由此可见,保险公司向投保的施工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的需求是双向的。并且,建筑施工现场火灾保险对象的大量性和业务的专业性决定了保险公司在火灾风险管理的数据采集和进行相似项目的批量服务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将保险机制引入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当中,对提高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ngmuguanlilw/20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