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墙体抹灰工程中的质量通病的预防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项目管理: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文章针对墙体抹灰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墙体抹灰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屋墙面装修要求越来越高。但建筑设计、施工、建材质量等方面不能很好地相互配合,往往成为墙体抹灰工程中出现裂缝、空鼓的主要原因。

一、砖墙、混凝土基层抹灰空鼓、裂缝

1、原因分析

(1) 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处理不当;墙面浇水不透,抹灰后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层(或底灰)吸收,影响粘结力。配制砂浆和原材料质量不好,使用不当。

(2)基层偏差较大,一次抹灰层过厚,干缩率较大。门窗框两边塞灰不严,墙体预埋木砖距离过大或木砖松动,经开关振动,在门窗框处产生空鼓、裂缝。

2、预防措施

(1)混凝土、砖石基层表面凹凸明显部位,应事先剔平或用1:3水泥砂浆补平;表面太光滑的基层要凿毛,或用1:1水泥砂浆掺10%的107胶先薄薄抹一层(厚约3毫米),24小时后再进行抹灰,基层表面砂浆残渣污垢、隔离剂、油漆等,均应事先清除干净。

(2)墙面脚手孔洞应堵塞严密;水暖、通风管道通过的墙洞和剔墙管槽,必须用1:3水泥砂浆堵严抹平。不同基层材料如木基层与砖面、混凝土基层相接处,应铺钉金属网,搭接宽度应从相接处起,两边不小于10毫米。

(3)砖墙基层一般浇水两遍,砖面渗水深度约8~10毫米,即可达到抹灰要求。加气混凝土表面孔隙率大,但该材料毛细管为封闭性和半封闭性,阻碍了水分渗透速度,它同砖墙相比,吸水速度约慢3~4倍;因此,应提前两天进行浇水,每天两遍以上,使渗水深度达到8~10毫米。混凝土墙体吸水率低,抹灰前浇水可以少一些。

(4)抹灰用砂浆稠度控制:底层抹灰砂浆为10~12厘米;中层抹灰砂浆为7~8厘米;面层抹灰 砂浆为10厘米。砂浆的保水性能是指在搅拌、运输、使用过程中,砂浆中的水与胶结材料及骨料分离快慢的性能,保水性不好的砂浆容易离析,如果涂抹在多孔基层表面上,砂浆中的水分很快会被基层吸走,发生脱水现象,变的比较稠不好操作。

(5)底层砂浆与中层砂浆的配合比应基本相同。中层砂浆标号不能高于底层,底层砂浆不能高于基层墙体,以免在凝结过程中产生较强的收缩应力,破坏强度较低的基层(或抹灰底层),产生空鼓、裂缝、脱壳等质量问题。加气混凝土表面的抗压强度约30~50kg/c㎡,加气混凝土墙体底层抹灰使用的砂浆标号不宜过高,一般应选用1:3石灰砂浆或1:1:6等标号较底的混合砂浆为宜。

(6)当基层墙体平整和垂直偏差较大,局部抹灰厚度较厚时,一般每次抹灰厚度应控制在8~10毫米为宜。中层抹灰必须分若干次抹平。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应待前一层抹灰层凝固后,再涂抹后一层;石灰砂浆应待前一层发白后(7~8成干),再涂抹后一层。以防止已抹的砂浆内部产生松动,或几层湿砂浆合在一起,造成收缩率过大,产生空鼓、裂缝。

二、轻质隔墙抹灰空鼓、裂缝

1、原因分析

在加气混凝条板,石膏珍珠岩空心板、碳化板轻质隔墙,墙面上抹灰时没有根据这些板材特性采用合理的操作方法。条板安装时,板缝粘结砂浆挤不严,砂浆不饱满。条板上口板头不平整方正,与顶板粘结不严。条板下端楼板面清扫不干净,光滑的楼板面没有凿毛。

2、预防措施

(1)墙体表面浮灰、松散颗粒应在抹灰前认真清扫干净;提前两天(每天2-3次)浇水,抹灰时在浇水湿润一遍。抹石灰砂浆时,应事先刷一道107胶水溶液,配合比为107胶:水=1:3~4;抹混合砂浆时应先刷一道107胶素水泥砂浆;107胶掺量为水泥重量的10~15%,紧接着抹底层砂浆。

(2)底层砂浆标号不宜过高,一般用1:3石灰砂浆打底,纸筋灰罩面做法较好;如墙体表面较平整,可直接在基层上薄抹二遍纸筋(麻刀)罩面灰,厚度约2~3毫米,第一遍纸筋(麻刀)灰内掺10~15%胶,以增加与基层的粘结力。

(3)石膏珍珠岩条板、炭化板墙面抹灰,基层浮灰和颗粒要认真清刷干净,浇水要适当,板缝凹进部分应提前抹平;先刷107胶水溶液一道,随即抹107胶素水泥浆粘结层,待粘结层初凝时再抹1:2.5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厚度不超过10毫米。

(4)应保证条板上下端与楼层粘结密实;两板之间、门框与墙板之间和过梁等部位均应粘结密实,保证墙体有良好的整体性和必要的刚度。

三、抹灰面层起泡、开花、有抹纹

1、原因分析

(1) 抹完罩面后,压光工作跟的太紧,灰浆没有收水,压光后产生起泡现象。底子灰过分干燥,罩面前没有浇水湿润,抹罩面灰后,水分很快被底层吸收,压光时易出现抹纹。

(2)淋制面灰时,对慢性、过火灰颗粒及杂质没有滤净,灰膏熟化时间不够,未完全熟化的石灰颗粒掺在灰膏内,抹灰后继续熟化,体积膨胀,造成抹灰表面炸裂,出现开花和麻点。

2、预防措施

(1)纸(麻)筋灰罩面,须待底子灰5-6成干后进行;如底子灰过干应先浇水湿润;罩面时应由阴、阳角处开始,先竖着(或横着)薄薄刮一遍底,再横着(或竖着)抹第二遍找平,两遍总厚度约2毫米;阴、阳角分别用阳角抹子和阴角抹子捋光,墙面再用铁抹子压一遍,然后顺抹子纹压光。

(2)水泥砂浆罩面,应用1:2~1:2.5水泥砂浆,待抹完底子灰后,第二天进行罩面,先薄薄抹一遍,跟着抹第二遍,(两遍总厚度约5~7毫米),用刮杆刮平,木抹子搓平,然后用钢皮抹子揉实压光。当底子灰较干时,罩面灰纹不易压光,用劲过大会造成罩面灰与底层分离空鼓,所以应洒水后再压。当底层较湿不吸水时,罩面灰收水慢,当天如不能压光成活,可撒上1:2干水泥砂粘在罩面灰上吸水,待干水泥砂吸水后,把这层水泥砂浆刮掉后再压光。

(3)纸(麻)筋灰用的石灰膏,淋灰时应用不大于3×3毫米筛子过滤,石灰熟化时间不少于30天;严禁使用含有未熟化颗粒的石灰膏,采用生石灰粉时也应提前1~2天化成石灰膏。

四、抹灰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

1. 原因分析

抹灰前挂线、做灰饼和冲筋不认真,阴阳角两边没有冲筋,影响阴阳角的垂直。

2、预防措施

(1)按规矩将房间找方,挂线找垂直和贴灰饼(灰饼距离1.5~2米一个)。冲筋宽度为10厘米左右,其厚度应与灰饼相平。为了便于作角和保证阴阳角垂直方正,必须在阴阳角两边都冲灰筋一道;抹出的灰筋应用长木杆依照灰饼标志上下刮平;木杆受潮变形后要及时修正。

(2)抹灰时如果冲筋较软,容易碰坏灰筋,抹灰后墙面凹凸不平;但也不宜在灰筋过干后进行抹灰,以免出现灰筋高出抹灰表面。抹阴阳角时,应随时用方尺检查角的方正,不方正时应及时修正。抹阴角砂浆稠度应稍小,要用阴角抹子上下窜平窜直,尽量多压几遍,避免裂缝和不垂直方向。

五、混凝土顶板抹灰空鼓、裂缝

1、原因分析

(1)基层清理不干净,抹灰前浇水不透。(2)砂浆配合比不当底层砂浆与楼板粘结不牢,产生空鼓、裂缝。

2、预防措施

(1)现浇混凝土楼板底表面有木丝、油毡等杂物时必须清理干净;使用钢模、组合小钢模现浇混凝土楼板,应用清水加10%的火碱,将隔离剂、油垢清刷干净;现浇楼板如有蜂窝麻面情况,应事先用1:2水泥砂浆修补抹平,凸出部分需剔凿平整。

(2)为了使底层砂浆与基层粘结牢固,抹灰前一天顶板应喷水湿润,抹灰时再洒水一遍。现浇混凝土顶板抹灰,底层砂浆用1:0.5:1混合砂浆,厚度2~3毫米,操作时应顺模板纹方向垂直抹,用力将底灰挤入顶板缝隙中,紧跟抹中层砂浆找平。

参考文献:

[1]王春堂 主编.装饰抹灰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07月.

[2]李晓红 主编.装饰抹灰工操作技能手册.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ngmuguanlilw/2082.html


    上一篇:建筑施工现场起火原因分析及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下一篇:关于安装工程的造价控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