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浅议建筑工程各阶段造价控制与管理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项目管理: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项集管理、技术、质量、施工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切实加强建筑工程投资管理、严把设计和工程造价预结算关等工程造价的控制,在其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合理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造价,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工程项目,造价控制,阶段,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做好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最基本的工作,是提高投资效益和经营效果的有效手段。本文试图基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从立项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阶段、施工管理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等方面出发,探讨全过程管理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建设项目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及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这一过程非常重要。它是建筑的龙头,要及时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在判断与决策的过程中,要抓住方案的两个因素,成本与规模。作为建设方,这一过程直接会影响到以后阶段的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建设单位要对与拟建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各方面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对各种可能采用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进行认真的技术分析和论证,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是必须重点突出。项目决策对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2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设计阶段是投资者建设意图由设想向现实转变的一个关键阶段,因此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一个关键环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工程造价控制:

  (1)建立必要的设计竞争机制,推行设计招标,使技术和经济有机地结合。控制造价改进和完善现行的设计方案招标办法,在方案评选时要求设计者提供方案设计概算,明确概算控制指标,将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招标进行多种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优选设计方案。

  (2)积极推行设计监理制度。加强对设计的监督和审查,发挥监理单位在人才、技术方面的优势,针对设计全过程实施监理,力使项目的设计方案达到最优化,提高设计质量,有效控制造价。主管部门应在搞好政府监管的同时,一方面应尽快建立设计监理单位资质的审批条件,加强设计监理人才的引进、培训、考核和注册工作,制定设计监理工作的职责、收费标准等;另一方面通过行政手段来保证设计监理的推广力度,为设计监理的社会化、市场化提供有利条件。

  (3)优化设计方案,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来控制投资是一个综合性问题,进行投资控制并非一味地减少投资,而是要依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平衡和调节,既要鼓励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又要防止投资扩大和超出。最好的方案不一定是造价最低的方案,不能片面强调节约投资,好的设计方案不仅应该技术先进、功能优越,而且其投资要有最优的性能价格比。

  (4)尽量减少设计变更。首先应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设计变更,除非不变更会影响项目功能的正常发挥或使项目无法继续进行下去。其次认真处理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对于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业主方现场代表、总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方为有效。另外,有条件的业主方可以指派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常驻施工现场,随时掌握、控制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

  (5)采用合同措施,有效控制造价。严格设计合同条款,不能仅限于标准的设计合同格式,在技术条款上,非常有必要增加工艺专业的有关明细图纸,以期满足工程施工招投标的需要;在经济条款上,增加设计变更及修改的费用额度限制条款。

  3招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工程建设招标包括了对设计单位招标、监理单位招标、施工单位招标及材料、设备供货商的招标,无论是哪一种招标都应将中标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承建单位的中标合同价不得超过初步设计概算。

  (1)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公平竞争,合理招投标。实行公平合理的招投标,可使承担的工程造价更加合理,并可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所以在招投标过程中,要有明确的透明度,使招投标单位思想明确,对招投标工作放心,真正体现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科学合理地编制标底是建设单位拟建工程投资的底数。编制标底时要与市场的实际变化相吻合,要实事求是、切合实际,保证标底编制质量,把工程标底控制在合理造价的下限。

  (2)确定适合的发包方式。业主可根据工程的规模、性质、特点,确定合适的发包方式来控制工程造价。当然,不管采用哪种发包方式都应该进行招标,引进竞争机制,使各施工方在保证最低的企业利润情况下,报出非常优惠的价格,杜绝议标或变相议标。实践证明,凡是先开工后定价的工程多半造价偏高。

  (3)加强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必要时应进行实地考察,防止施工质量低劣、财物状况差、信誉差的施工单位混入投标单位之列。对于一些较大而又复杂的重要工程,应选择技术、资金、施工力量雄厚的施工企业,对一些中小型项目则可选择小的施工企业,这样可避免大的公司报价高、搞小型项目在工程质量上不被重视的情况。

  4项目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施工阶段是落实合同、实施投资控制的操作过程,是工程设计意图最终实现并形成工程实物的阶段,由于施工过程周期长,影响因素多,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这一阶段的投资控制,对管好用好资金,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进行图纸会审、技术交底,避免施工中出现不应有的返工,特别是那种涉及费用较高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监理公司、施工单位等几方在现场核实并进行技术及经济比较,尽量减少合同外费用。

  (2)抓好施工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实行有效控制。作为业主方造价管理人员应做到事前把关,主动监控,严格审核工程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另外,对施工单位及材料供应商不履行约定义务及时提出反索赔,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3)加强设计审查,控制设计变更。把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审核关,合理开支施工措施费,以及按合理工期组织施工,避免不必要的赶工费,因设计变更或漏项而造成人力、物资、资金的损失和停工等损失。

  (4)严格现场签证管理,详细进行工程计量,复核工程付款帐单,做好工程施工记录,保存好各种文件图纸,特别是施工变更图纸,为处理可能发生的索赔提供依据。

  (5)技术措施是实施项目投资的必要保证。从技术措施上展开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对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做好论证的基础上,广泛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办法等等,想方设法在技术上实施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

  (6)材料费用是构成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做好材料、设备的定货、采购、供应工作,加强对材料、设备采购的督管,控制住材料价格。

  5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控制与管理工程竣工结算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合理确定单位工程造价和竣工决算的前提和保障。做好工程结算的审查,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1)严格审查施工合同,首先应核对竣工工程内容是否符合合同条件要求,工程是否竣工验收合格,只有按合同要求完成全部工程并验收合格才能列入竣工结算。其次,应按合同约定的结算方法、计价定额、取费标准、主材价格和优惠条款等等,对工程竣工结算进行审核。

  (2)认真熟悉图纸,按图核实工程数量。分析竣工资料,核实工程数量,对于未做的工作内容在结算时应予扣除。

  (3)检查隐蔽验收记录,审查现场签证的真实、合理性。所有隐蔽工程均需进行验收,两人以上签证;审查签证单的内容与设计图纸、定额中所包含的内容是否重复,对于重复的项目及内容必须予以剔除。

  (4)严格执行定额单价,审查定额使用、政策调整的合理性、准确性,审查是否按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做好工程材料价款的结算审查。

  (5)有关单位参与把关。建设、监理、设计、施工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经办人员应大力支持,参与把关,对隐蔽工程和设计变更的签证进行核对确认,对施工中特殊措施发生的费用等共同商定,对索赔费用进行认真落实,对结算中多报的工程价款不随意优惠等等,按照发包合同的要求和有关规定,公平公正地把工程造价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从投资决策到竣工决算的全过程管理,任何环节都缺一不可。要使整个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实现预期投资目标,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必须加强对工程项目生产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重要的方法与途径就是要控制建设工程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对建设工程进行更全面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控制工程造价不仅仅是防止投资突破限额,更积极的意义是要促进建设、施工、设计单位加强管理,使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效益,从而在竞争中获取主动、走向成功。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ngmuguanlilw/2156.html


    上一篇:浅析土建项目工程建设施工中的技术管理
    下一篇:武邑县刘辛庄桥重建工程跨滏东排河防洪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