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枫桥经验在学生管理创新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9-28   |  所属分类:项目管理: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枫桥经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创未来,勇往直前的社会治理举措,能够促进我国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深刻关注和重视“枫桥经验”的应用与发展,能够帮助高校系统总结、充分认识、科学凝练社会治理规律、人才培养方向及学生管理内涵,使高校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内在潜力及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合理规划和调整学生管理模式,使学生管理成为促进高校健康发展及学生全面成长的抓手,文章结合枫桥经验的理论内涵,探析枫桥经验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提出相应的应用策略和方法。

枫桥经验在学生管理创新的应用

  关键词:枫桥经验;高校;学生管理

  “枫桥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形成的实践经验,能够充分发挥和彰显基层党员及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和战斗功能,拥有着较强的政治优势和创新保障。在新时代背景下,“枫桥经验”的内涵和思想得以延伸,更加关注和注重人民大众的基本利益,着眼于人民的文化权益、经济权益及生态权益,能够有效地提升群众的健康素质、科学文化及道德素养,以此为人民大众构建出和谐稳定、安居乐业、平等发展的社会环境,而将“枫桥经验”融入并应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地创新传统的管理模式、内容及方法,使高校学生管理与国家发展、社会治理、科技建设有机地融合起来,从思想、道德、理念的角度,深入学生、深入实际、维护稳定、提升效益,进而摸索出服务学生的多种渠道,真诚地为学生办好事、解难题、办实事,推动并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枫桥经验基本的理论内涵

  在20世纪中叶,我国浙江枫桥镇的基层干部提出了“依靠和发动群众,始终坚持矛盾不上报,就地解决”的“枫桥经验”,并取得了卓越的社会治理成效。1963年毛泽东主席就此写道:“各地要效仿推广枫桥经验”,以此使“枫桥经验”逐渐成为我国社会治理工作的“管理典型”。而在时代发展过程中,“枫桥经验”逐渐成为特色鲜明的“依靠群众,党政动手、化解矛盾、预防纠纷、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体系,成为将中国共产党贯彻好、坚持好群众路线的典型思想和理念。在经验渊源层面,“枫桥经验”主要有三大经验模式。首先是“矛盾不汇报,就地化解”。在该经验的引导和指引下,枫桥镇政府成功处理1000多起民间纠纷,成功率高达92%,其中超过半数的民间纠纷是在村一级“化解”的。其次,构建全新的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模式。在社会市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枫桥镇针对务工人员的生活与工作,推出了全新的管理模式,不仅为务工人员解决了教育和住房问题,还通过政策手段,激励务工人员真正投身到枫桥镇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使务工人员真正地融入到枫桥镇,成为枫桥镇取得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最后是帮助刑满释放人员,使其成为能够自食其力的社会建设者。而在新时代背景下,“枫桥经验”的思想内涵和主要内容也得到了延伸和发展,形成了以“五个坚持”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即坚持人民主体、党建引领、四防举措(心防、技防、物防、人防)、三治融合(德治、法治、自治)、共享共建。

  2枫桥经验对学生管理的启示

  “枫桥经验”的核心是党建引领、人民主体、四防举措、三治融合及共享共建,充分内化并理解“枫桥经验”,能够有效推动并促进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在社会实践层面上,“枫桥经验”是以社会治理为逻辑起点的治理模式,是以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为依托的经验典型,通过改变并调整治理主体、治理环境及治理对象之间的关系,比照学生管理工作的特征及特点,能够有效发挥“枫桥经验”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功能和价值,使学生管理工作呈现出全新的发展特征及特点,进而创新出新的学生管理方法、内容、模式及理念。首先在人民主体方面,“枫桥经验”强调治理主体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根本,以人民群众发展需求为目标,通过调整政策法规,满足人民群众日渐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在高校学生管理上,高校则需要将学生作为管理的主体,深化对学生心理认知规律、思想理念及行为规范的认识,将学生的就业需求、学业需求、生活需求、精神需求及文化需求作为学生管理的重心,打造出内容充实、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生管理体系。其次,在党建引领层面,高校应不断探究和分析党建思想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和作用,汲取党建引领经验,使高校党建工作真正融入到学生管理体系中,进而使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理念覆盖到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再次,在三治方面,“枫桥经验”重点突出法治、自治、德治的重要性,要求村级、乡级、镇级政府充分发挥行政职能,用法律、道德的手段治理社会矛盾,用“矛盾不出村”的方式,内化矛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社会治理作用。因此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院系、班、团等组织的治理功能,将校园矛盾、学生问题消灭在萌芽中,充分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最后是四防。高校需要将“心防”应用到学生实现观教育中,“物防”应用到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中,“技防”应用到校园网络安全层面上,“人防”应用到各个学生管理及校园管理中,充分发挥人的功能和作用,彰显人的重要性。

  3枫桥经验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明确高校学生管理目标

  在“枫桥经验”的引领下,高校应充分把握“枫桥经验”的学生主体、三治融合、党建引领、四防举措等经验,联系高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结合学生管理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有的放矢、切合实际地制定新的管理目标。根据“枫桥经验”的思想内涵,新时代的学生管理目标应涵盖就业指导、勤工俭学、扶贫解困、心理指导、政治教育及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层面的内容。其最终的目标是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意识,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精神,进而塑造出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学习观、职业观及世界观,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在“枫桥经验”的影响下,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

  3.2创新高校学生管理结构

  在“枫桥经验”的指引下,高校应充分发挥校、院、班、团的治理功能,形成全新的学生管理体系,使管理主体在党建引领的基础上,将学生作为管理的主体,将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落实到日常的学习中。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高校应将管理权下放到院、班、团等不同层级上,利用激励手段,鼓励“不同的管理主体及层级”,积极、充分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及职业问题。如果超出能力范围或难以有效地制定应对手段,则应逐层上报。虽然“枫桥经验”要求管理主体进行“自治”,但在综合考虑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及学校管理能力的基础上,还是需要将自治和他治融合起来。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明确不同管理主体的责任和义务,使其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功能和作用。除此之外,高校还应需要构建相应的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及惩罚机制,切实监督不同管理主体的管理质量、效率及程度,完善并优化现有的管理结构,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3.3变学生管理为学生服务

  根据“枫桥经验”中的“人民主体”思想,高校应在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体系上做出创新,将“管理”转变为“服务”,以此提升高校学生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而为实现该目标,学校需要构建出科学合理的服务机制,以社会为平台、学院为主体、学校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切实地为青年学生提供学业、就业、心理等层面的帮助,切实地彰显“枫桥经验”的实践优势,提升学生管理的人文性和科学性。其次,在行政层面上,高校应凸显学校对学生的关怀,譬如从就业、学业、生活等角度帮助学生、辅导学生。而在制度体系上,应改变传统强制性、命令性的语气,以商议建议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自我管理过程中,服从组织安排。而在队伍构建上,则需要选择业务素质、工作能力高的教师,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地帮助高校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重难点问题。然而在队伍构建的过程中,高校必须以党建引领的方式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思想教育工作,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思想素质,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的管理工作之中。

  4结语

  “枫桥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功能和作用的经验凝练。在新时代背景下,“枫桥经验”的思想理念和基本内容得到有效地延伸和拓展,能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成为高校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抓手和渠道。然而在应用“枫桥经验”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时,应重点把握“枫桥经验”的理论内涵,探析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而从学生管理工作的角度出发,创新高校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结构”,以此推动高校学生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任海涛.司法介入高校学生管理行为的法理分析——以“梅杰留级案”及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为中心[J].教育发展研究,2018,38(21):70-76.

  [2]李永山.论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职业能力的专业范围——基于《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8(11):130-134.

  [3]梁浩,王英杰.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价值取向、主体缺位与救济之道——基于学生主体的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6(02):120-123.

  [4]赵昕,张端鸿,赵蓉.高校学生管理:行政、管理与服务的路径——对2017年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2017(09):102-106.

  作者:袁合静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ngmuguanlilw/22181.html


    上一篇: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现状及新思路
    下一篇:原始地质资料归档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