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新时代下小学科学创新教育

发布时间:2021-11-13   |  所属分类:小学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我们常常听闻,21世纪中国将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21世纪之初国家就吹响了改革的号角、奏起了创新的乐章,在这个时代,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要求创新,也都需要创新,如今各领域的创新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教育教学领域的创新一直是国家改革创新道路上的重中之重。当今社会经济科技飞速发展,这种发展也给教学手段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各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的出现更是给教育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我国也着重提出了教育改革的理念和相关要求。教育要如何抓住改革创新的浪潮,真正实现腾飞更是成为很多教育教学专家和学者在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教育全局出发,思考当前小学科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尝试阐述创新视角下小学科学教育的创新。

新时代下小学科学创新教育

  关键词:小学学段;科学学科;教学方式创新

  一、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创新的实际意义

  创新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方式,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其实际意义主要有:首先是有助于增强教学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基本为6到12岁,这个年龄段的他们对整个世界充满好奇,只要对一门学科感兴趣就一定能够学得好,而创新的科学教学模式往往能够打破科学学科在他们脑海中古板枯燥的形象,创新的教学手段也有助于学生在脑海中重新定义科学学科,把科学变成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与直接的学习兴趣不同,学生的这种趣味往往来自心灵深处且更加持久,能够成为支撑其不断前进的力量之源。其次是有助于提升教学有效性,加强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效率取决于教学的有效性。而传统的科学教学方式往往存在教学手段匮乏、互动形式单一的问题,常导致教学的有效性偏低,“教师讲一节课学生却没有收获”的现象时有发生。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表现力急需提升,在老师教授相同的内容时可以产生新的变化,使学生增强课堂收获感,而创新小学科学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最后是有助于培养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近年来学科素养逐渐成为一个热词被各学科教师称道,学科素养的培养需要很长的学习时间和学生强大的学科兴趣,而上文也提到,创新小学科学学科教学模式能够在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的同时大大提升课堂的有效性,而高效的课堂=较长的学习时间。因此学生科学学科素养的提升也离不开教师有意识的创新科学教学方式。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教师重视程度普遍不够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小学科学学科一直被认为是“次重点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也更加着重数学、语文这样的重点学科教育,在课时分配上科学学科所占的量本身就比较少,而且还有可能面临被其他科老师占课的“风险”,实际科学老师能够真正授课的节数更少了。而教师们在教授时也将学科学作为应付考试的一种手段,不会花太多心思在教学手段的创新上。以上情况说明了学校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而这也是科学学科创新教学模式遇到的主要瓶颈之一。

  (二)课堂教学方式古板

  教育教学活动是非常讲求方式方法的,想要吸引学生的上课积极性,离不开课堂上各种科学有趣的方法,师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也能使学生更加专心听课。但现在的科学教学模式,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讲授法”还是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复基础知识、口授科学现象的方法企图让学生真正了解科学知识。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反馈往往是非常差的,一些学生在对待科学学科时甚至会本着一种“课下背记”的想法,这样的想法对于其具体学习科学学科是非常不利的。教学方式古板也是当前小学科学学科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教学与实操相距较远

  科学的学科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一些科学理念只有经过大量的实践之后学生才能够理解,但反观如今农村地区的小学科学教学,我们会发现,由于实验设备、实验场地、教学理念等多方面原因的限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践内容一直属于空缺项,教师往往企图用举实际例子的方式代替科学实验教学,但实际例子说到底还是缺乏直观性,学生很难通过例子去理解生动的实验,这种实验缺失的现状广泛存在于农村小学科学的教学课堂,这种情况也深刻影响着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三、如何实现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创新

  (一)利用微课教学,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微博”“微信”等一系列“微产品”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微产品”本身方便快捷的特点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而微课的出现则被称为现代教育的创新,它使得知识的载体得到了丰富。利用微课教师能够实现跨课堂教育,学生通过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能听到各个学校名师的讲解和教学。针对微课这样的特点,小学科学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将微课运用在教学的各阶段中。课前,学生可以利用微课对新课内容进行预习,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生活情境设计微课作为课堂导入,化抽象为直观,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积极性。课上,由于科学学科的特殊性,知识的获取往往离不开科学实验,此时教师需要亲自演示并讲解实验操作流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实验的很多操作细节无法直观呈现给所有学生,学生不清楚具体该如何操作,增大教学难度的同时也降低了课堂效率,而微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可以近距离、全方位地看到某一个科学实验的具体过程,从而提升实验规范性和教学有效性。课后,学生也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堂内容的复习,一堂微课可能只有不到十分钟的时间,这样短的时间也能够有效防止学生走神、最大限度地保证其课堂专注性,对于保证学生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好处。

  (二)运用信息技术,打造现代化教学环境

  新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国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科技手段的出现使教育教学领域朝着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向变革。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就指出,教师应在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应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所以,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的课程整合与教学方式创新值得我们探究。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多种媒体手段为学生打造更加贴近学习内容的教学环境。如果课程内容是有关大自然的,老师就可以借助影音手段在课堂上打造类似自然的场景,变静态为动态,增加课堂色彩的同时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课堂教学中,出于安全考虑或者操作难度问题,一些科学实验不适宜在课堂上完成,这时教师也可以用多媒体手段打造实验动画,变复杂为简单,通过动画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相关知识。这种合理应用现代科技手段的方式也能够打造一个更加吸引学生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专注性的形成。

  (三)家校合作,实现科学教育的无缝衔接

  学校和家是学生每天两点一线生活的“两个点”,可以这样说,家庭和学校都是学生非常重要的教育场所。如果将这两个点统一起来,不论是对学生更好的学习还是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好处。家长比教师更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利用家庭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打造。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师应该充分和家长沟通,加强这两个点之间的联结,在学校和家庭中都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使学生在课下也不忘学习。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微信群这一手段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每天都告诉家长学生学了什么,在家里家长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巩固,要知道科学学科本身就源于实际生活,要想让学生有更好的理解还需要将本学科归于生活,而这种家校合作的方式则是将科学归于生活的最好选择。通过家校合作,实现教学内容的无缝衔接,让学生爱上科学,爱上科学探究,这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总结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源。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应不断创新,教育教学领域更不例外。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创新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目的。本文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小学科学学科教学方式创新的主要途径,即结合时代发展,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加强家校联系,营造多维度科学学习氛围。小学科学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创新不仅要结合新时代育人要求,更要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地去探究,努力挖掘,才能达到全面促进科学教育创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国华.小学科学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新课程研究,2021(11):111-1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林月红.依托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科学教学创新[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7(S1):75-76.

  [4]于恩坤.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苑教育,2014(4):70-70.

  [5]王海峰.浅谈如何利用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z1).

  [6]胡春洞.小学科学法漫谈[M].河北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李小松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oxuejiaoyulw/23709.html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实践
    下一篇:创新思维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