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关于肉鸡猝死综合症

发布时间:2015-07-10   |  所属分类:畜牧科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肉鸡猝死综合症现在是发病率极高的一种家禽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对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目前的任务就是快速找出病原,从根上开始进行治理,预防此病的再次发生。

  [摘要]家禽猝死综合症(SDS)是一种普遍发生于肉鸡群,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突然死亡、死前翻跳、死亡后两脚朝天等,且发病急,死亡快。其病理剖检变化多呈现肌肉苍白,肺弥漫性充血肿大,心脏、肝脏等器官肿大等。由于该病主要损害生长速度较快、体况良好的个体,往往会对肉鸡饲养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对肉鸡养殖业的危害日益严重。又因本病呈急性发作和突然死亡,治疗措施不可能令人满意,因此,本文旨在于对家禽猝死综合症的分析和讨论,能够获得较好预防性措施,以减少该病对肉鸡养殖业的影响。

  [关键词]肉鸡,猝死,综合症,农艺师职称论文发表

  1 病原

  至今为止,在该病的病原及疾病定性上,尚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在发现肉鸡SDS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所有学者都认为该病是由非细菌、非病毒,而是由营养代谢因子非常规存在所诱发造成的非传染性疾病。随着国内外对本病的病例报道和发生机理的研究越来越多,更多学者倾向于此种观点,认为SDS为非传染性营养代谢性疾病。因为他们发现,日粮中生物素、维生素、脂肪、蛋白质等的含量以及能作用于上述因子的环境、遗传、酸碱平衡等因素,均能明显影响该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时发现,某些药物通过对营养因子的影响与肉鸡SDS发生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在1994年的第43届美国西部禽病会议上,有研究者对此提出了异议。他们的依据主要有两点:一是从SDS患鸡鸡粪中分离到了大量的沙粒病毒样颗粒,而沙粒病毒感染可引起脑病,其神经症状与本病症状相依;二是由实验已证实,SDS患鸡血液学检查表现低血糖,而从这些低血糖死鸡的胰、肝和小肠中分离出腺病毒。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肉鸡SDS并非仅由感染因子,也并非仅由某种病毒或其他毒性物质引起,它是由上述诸多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2 发病原因

  在关于肉鸡SDS的病原上,尽管有上述几种认识,但没有哪一种观点能够找出足够的证据证明其由特异因素所引起。一般认为,环境、饲料营养、遗传及个体素质、酸碱平衡、所使用药物等,是诱发肉鸡SDS的重要因素。

  2.1环境因素。诱发肉鸡SDS发生的环境因素很多,如噪音、持续强光照、饲养密度、受惊时互相挤压等。这些因素可导致肉鸡的心力衰竭、神经持续性疲劳而引起急性死亡。

  2.2营养因素。到目前已发现在营养方面有下列情况对肉鸡SDS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2.1饲喂高脂肪特别是高水平饱和脂肪酸饲料,肉鸡SDS的发生率明显较高;

  2.2.2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如果较少,肉鸡SDS死亡率较高;

  2.2.3饲料类型也与SDS有关,实验表明,饲喂颗粒饲料鸡SDS死亡率较饲喂相同成分的全粉料鸡鸡群高;

  2.2.4日粮的电解质平衡问题与猝死症有关,有实验数据表明,电解质(Na+、K+、CL-)平衡低于200mEq/Kg,可增加肉鸡的总死亡率及SDS的发生率。另有实验指出,提高K+水平,可降低SDS发生率。

  2.3酸碱平衡可能是一个原因。有报道指出,通过肉鸡静脉注射乳酸,几秒钟内所有肉鸡均出现特征性的翻跳猝死症状。

  2.4 遗传及个体因素。生长速度较快的肉鸡品系,营养状况较好的肉鸡个体明显有较高的SDS发生率。另外,在SDS患病肉鸡中,公鸡所占的百分比明显高于母鸡。

  2.5药物因素肉鸡喂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时,SDS发生率显著高于喂非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此外,肉种鸡开产时患心肌病所使用的药物也可能是肉仔鸡SDS的一个诱发因素。

  3 发病特点

  3.1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3.2呈现性别选择性。公鸡的发生率较高,约为母鸡的3倍。

  3.3有两个发病高潮。肉鸡在3周龄前后、8周龄前后多发。

  3.4健壮个体多发。

  3.5较低死亡率一般在0.5%~5%之间。

  4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肉鸡SDS以肌肉丰满、外观健康的个体突然死亡为主要特征。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发现一致的行为变化可以用于识别死亡前的SDS患鸡。下列特征仅在一定程度上能提示肉鸡SDS发生的可能性:鸡只不明原因地表现较为安静,采食速度较平时缓慢;排稀薄粪便;共济失调,平衡失调后突然狂叫或尖叫、猛烈振翅,肌肉强烈振颤,极短时间内死亡;尸体多数颈部伸直,两脚朝天,极少数呈腹卧姿势;死亡多发生于喂饲时间。对SDS患鸡进行剖检,发现大多呈现下列病理变化:肌肉苍白;肺弥漫性充血并肿大,且右肺较为明显;心脏呈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肿大;肝脏肿大,并显得苍白;胆囊空虚等。

  5治疗及预防措施

  对于本病,虽然不少学者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至今仍未能提出一套合理的治疗方案。据报道,下面两种方法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目的。

  5.1个别鸡只突然发病时,立即将其提到群外,尽量用力提紧,控制全身僵直,且同时胸外按摩,一般能使鸡只恢复正常。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umukexuelw/14623.html


上一篇:中国动物检疫之动物防疫失败原因总结
下一篇:饲养奶牛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