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浅析钢管叠合柱在我国建筑中的应用(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冶金: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4、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在我国使用情况

仅沈阳市近几年就有多个采用 C100级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工程,下面将有代表性的几个案例介绍给大家:沈阳富林广场地上建筑30层,总建筑高度达到125米,总建筑面积为8万平方米,主体结构为框架筒体结构 ,外框柱间距8层以上为4.5m ,8层以下转换为9m,采用框支叠合柱,2001年完成叠合柱施工,为我国第一次在钢管内采用 C100 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案例。沈阳远吉大厦地上结构为28层,总建筑高度为96.1米,总建筑面积为2.43万平方米,采用地下室逆作法,从地下2层到地上5层为框支层,采用叠合柱,地上6层以上为剪力墙结构,2002年完成叠合柱施工,2005年建成使用。沈阳贵和回迁楼,地上结构28层,总建筑高度89.45米,总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该结构的特点是大底盘上设双塔楼,塔楼为剪力墙结构,底部4层大底盘采用框支叠合柱2002年完成叠合柱施工,2005年建成使用;沈阳万鑫大厦主塔40层,副塔34层,主塔总高度180米,副塔高度148米,总建筑面积19.8万平方米。主体结构采用框架-筒体结构,塔楼均采用用叠合柱 ,最大柱边长由于采用叠合柱的结构其由原设计的1600mm减为1200mm,大大减少了结构占用的空间, 最大钢管直径为864mm,壁厚为22mm,采用Q345B结构钢管,2005年完成叠合柱施工,2006年结构封顶 ,当年为沈阳市最高建筑。沈阳宏发国际茗城,地上结构32层,建筑总高度110米,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主体结构采用框剪结构,每单元中4个受力最大的柱截面尺寸为1200×1200叠合柱,2006年完成叠合柱施工,2006年末主体建成。

5、结语

钢管组合结构的研究才起步很短的时间,目前的研究成果已经表明钢管组合结构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目前的研究结论也为设计工作和大面积推广提供了基础理论。由于该结构的复杂性,本人认为需要对如下问题给予重视:

5.1 何能更好的提高混凝土和钢管接触面的连接强度,以保证钢管和混凝土的协同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5.2 钢管混凝土从具体操作上还需要深入研究,钢管在施工中成为封闭的容器,施工中要保证钢管内混凝土的质量,首先就要求密实度,混凝土密实度不够,在上部荷载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局部失稳,会产生严重破坏后果;

5.3 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得出的结论是可靠的,可以为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进一步的力学性能分析提供基础,并且为此类结构的工程设计提供相应的依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钢结构的广泛应用,组合结构特别是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将在未来我国工程建设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 惠,吴波,林立岩. 钢管高强混凝土叠合柱的抗震性能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8,18(1):45-52.

[2] 李 惠,王震宇,吴波. 钢管高强混凝土叠合柱的轴力分配及名义轴压比限值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1999,15(2):2-8

[3] 黄用军,尧国皇,宋宝东.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计算与设计[J],工程设计,2008(7):12-1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yejinlw/3341.html


上一篇:冶金评职论文发表浅析建筑钢结构设计要点
下一篇:冶金职称论文发表简述超高强度钢材钢结构的工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