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艺术评论期刊我国电视广告配音艺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综述(2)

发布时间:2016-01-13   |  所属分类:艺术设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优雅型”配音,多运用男女中低音,配音时声带松弛、咬字轻柔,虚实声相结合,富有弹性,整体感觉较为舒缓高贵,该类型配音多用于高档消费品和奢侈品电视广告的配音创作。如国窖1573的电视广告:“你能听到的历史,126年;你能看到的历史,164年;你能品味的历史,430年。国窖1573。”三个排比句中,配音者在前两句处做足铺垫以突出第三句,声音状态松弛中夹有力道,节奏舒缓雅致。

“活力型”配音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主要基调是惬意、幽默、愉悦,声音明亮、洋溢激情。如中国移动通信旗下动感地带品的牌电视广告:“没错,我就是MZONE人”声音放松,无雕琢的痕迹,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标准。

“温馨型”配音用声轻柔,语气亲切,更生活化,让受众体会到浓浓的人情味,往往能做到不着痕迹的推广商品,多用于日用品、保健用品广告中。比如人们所熟知的 “维维豆奶,欢乐开怀”、《石头记》的电视广告“世上仅此一件,今生与你结缘。”两则广告的配音声音温和,略有沙哑,虚声较多,语气满载温情,唤起了人们对于广告所营造氛围的向往之情。

4 结论

受众审美的多元化倾向决定了电视广告配音类型的多样化。除以上列举的四种电视广告配音基本类型,还有诸如“前卫型”、“力量型”、“体验型”等多种多样的电视广告配音类型,虽然从量上来看,这些配音方式还不足以称为一种成熟的配音方式,但这些较为小众的配音类型的确为当代的电视广告配音艺术开拓了新的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综上所述,电视广告配音艺术作为广告本体形态的重要元素,其产生和发展是由经济、社会、文化、社会心理、受众审美所决定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文化、心理、审美的变化,此艺术形式也必然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全球视野中积极培育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电视广告配音艺术。

推荐期刊:《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1月,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原名《读者文摘》,1981年创刊时的《读者文摘》只有48页,而且是双月刊,新闻纸黑白印刷,售价三角。杂志创刊一年,发行量达到16万。1982年底,发行量达到42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yishushejilw/16851.html


上一篇:艺术期刊投稿西方古代美学的审美主体观念
下一篇:设计师论文室内设计与空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