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物理教育职称论文范文:谈打破物理实验中的思维定势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中学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物理,"理"者物体的脉络,物质通过能行聚合,现色相性势为物体,故物理学,就是研究物质、物体内外脉络关系与相互运化作用的—门科学。物理学是一种自然科学,主要研究的是物质,在时空中物质的运动,和所有相关概念,包括能量和作用力。更广义地说,物理学是对于大自然的研究分析,目的是为了要明白宇宙的行为。物理学与其他许多自然科学息息相关,如数学、化学、生物、天文和地质等。特别是数学和化学。化学与某些物理学领域的关系深远,如量子力学、热力学和电磁学,而数学是物理的基本工具,也就是物理依赖着数学。所以有了数理化不分家之说。本文选自核心级教育期刊《教育科学研究》的论文范文。《教育科学研究》(月刊)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共同主办的综合性教育学术刊物;主要面向广大一线教师、校长,教育研究人员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发表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政策评析、教育热点专论、教育问题调查、教育改革实验和国外教育动向等文章;稿件以反映教育现实和实践问题为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小问题深挖掘,低重心高质量。

  摘要:有些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受类似实验现象的影响,缺对集体问题的具体深入分析,而形成的错误认识。只注重实验现象忽视了本质而形成的思维定势。法国物理学家贝尔纳说:构成我们学习的最大障碍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教师要善于在屋里实验中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关键词:物理教学,物理实验,思维能力,思维定势

  1、受类似实验影响而形成的思维定势

  有些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受类似实验现象的影响,缺对集体问题的具体深入分析,而形成的错误认识。

  例如:把一木块直立在小车上,使小车与木块一起沿水平作面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物而突然停止,问木块是否倾倒?如果会,倾倒的方向如何?试分析之。

  有些学生回答会先前倾倒。理由是木块与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倾倒时,木块上部因惯性仍在运动,而下部因摩擦而静止,所以向前倾倒。——这显然是受类似初中惯性实验的影响。

  有的学生回答不会倾倒。理由是:若小车底板光滑,小车与木块无摩擦力,木块上下两端因惯性而一起向前匀速运动,故不会倾倒。——这显然是受高一另一类惯性实验结果(表面光滑)的影响。

  2、因教学演示方法不当而形成的思维定势

  阿基米德定律这样表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不过老师在做演示实验中,常把物体放在盛满水的杯子中,把物体"排开"所溢出的水流入容器内,称其容器内水重就是物块所受浮力的大小。。这就给人一种错觉,即"排出即流出"的错误结论。

  3、只注重实验现象忽视了本质而形成的思维定势。

  讲到"沸腾"概念的实验是:取半杯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当液面发生剧烈汽化时,这个过程就叫沸腾,于是给出"沸腾"的定义:给液体加热,当液体升到一定温度时,液体内部出现大量的气泡,升到液面破裂,放出汽体,这是整个液面出现剧烈变化,这种现象叫沸腾。

  如果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锅里的水烧开后,舀入铝勺里一些,放在烧开的水面,再继续对锅加热,锅里的水继续沸腾,而勺里的水会沸腾吗?

  绝大部分学生都以为勺里的水会沸腾。实际上勺里的水是不会沸腾的。原因是①水既使烧到100oC 也还要继续吸收热量(汽化热)才能沸腾,锅里的水就是不断地吸收热量而沸腾的。②水在沸腾时温度不会再升高,锅里和勺里的水温相同(100oC),它们之间没有热传递,因此勺里的水不会沸腾。

  4、在物理实验中受日常生活 的影响而形成的思维定势 在牛顿第一、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学生仍然在重复亚里士多德关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错误观点,而这个观点早在几百年前就已被伽利略推翻,而现在有些学生仍然是认识不清,往往错误认为:合外力的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若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就会错误地认为物体一定有受斜面向上的

  力。又如"大马拉小车"问题,总认为马拉车的力一定大于车拉马的力。。这类问题不一而足。究其根源在于日常生活观察或经验中由知觉造成的错误认识。但去解释这类现象时,学生往往不自觉地抛开科学概念和规律,凭主观感觉做出错误的结论,这种现象往往又着人们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法国物理学家贝尔纳说:"构成我们学习的最大障碍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教师要善于在屋里实验中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试验决不能视为一种孤立的过程或事件,而是与思维相关的。实验课要有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老师要善于提出问题,珍惜学生实验时的"闪光点"。

  2、鼓励学生对问题的合理猜测,然后进行实验来验证,培养直觉思维。既使学生的猜测是错误的,也应积极予以鼓励。

  3、加强对学生应变能力的训练,老师对实验内容提一些新的变化,让学生再实验,看结果又如何。

  4、要适当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自己"发现"规律。可以使学生学到探索物理知识的方法,进一步受到科学实验的熏陶。这类实验比较复杂、困难,教师要首先就实验的目的,研究的对象,使用的仪器及观测什么现象,记录哪些数据,控制条件,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一些列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使每个学生做完一个探索性实验都有所收获,得到教益。

  正如爱恩斯坦所说:"科学的创造性精神的活动的开展,需要不断地争取两类自由,即外在的自由和内在的自由",任何一种实验都对学生理解基本物理概念,原理等都有帮助,但是,是否可以引入教学,关键是看其能否有益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验内容要精心挑选,精心设计,精心安排,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①平顶山日报

  ②《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9、8、5第6页。浙江省遂昌县二中 朱一新《1N水能产生几牛浮力》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zhongxuejiaoyulw/2647.html


    上一篇:培养高三学生数学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