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农业科技技术评职论文范文:大叶黄杨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作物生产: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2.2 介壳虫

  2.2.1 为害特点 在阜阳市主要发生的介壳虫为黄杨并盾蚧,以成虫和若虫聚集在枝条上吸取大叶黄杨汁液,常造成枝条枯死,甚至整株死亡,为害十分严重。

  2.2.2 发生规律 黄杨并盾蚧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在黄杨枝干、叶片上过冬, 翌年5月上旬越冬雌成虫进入产卵期,产卵后经3~5h孵化为第一代若虫,卵期7~10d。孵化后的1龄若虫四处爬行,寻找适当场所固定为害,约经18d出现2龄若虫,此时雌雄逐渐分化,至7月下旬第二代雌成虫开始产卵,并出现第二代若虫,10月后以雌成虫过冬。

  黄杨并盾蚧主要靠1龄若虫爬行传播,在爬行时遇风雨可协助其传播,远距离主要靠苗木带虫传播。天敌主要有红环飘虫、七星飘虫、异色飘虫、龟纹飘虫、深点食螨飘虫等。

  2.2.3防治措施

  1)加强植物检疫。该虫能随苗木远距离传播,在移栽或繁殖苗木时,选苗不要带虫,特别注意加强产地检疫。

  2)加强养护,注意松土施肥,合理灌水,更换受介壳虫为害严重的老龄黄杨,剪除有虫枝和枯死枝。

  3)防治时间应选择在若虫初孵化期,第一代若虫孵化期在5月上中旬,第二代若虫孵化期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可选用40%速扑杀乳油1500~2000倍液、蚧必治750~1000倍液或狂杀蚧1000倍液喷洒,能有效控制该虫发生。

  2.3 红蜘蛛

  2.3.1 为害特点 在每年5月底至6月初红蜘蛛开始为害大叶黄杨,主要要种类为朱砂叶螨。以若螨和成螨在叶片表面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失绿,出现灰白色或黄白色斑点,使植物营养不良,影响大叶黄杨的生长和观赏价值。

  2.3.2 发生规律 红蜘蛛一年发生10余代,以雌成螨在树皮裂缝、落叶、杂草、根际土缝等处过冬,第二年3月上旬出蛰活动,先在越冬处取食活动并开始繁殖,5月下旬至6月上旬大叶黄杨上虫量增多,气温达25℃左右为该螨发育适温,繁殖速度加快,为害也比较严重。

  2.3.3 防治措施

  1)越冬前在树干下塞草诱集越冬螨,春季出蛰前,收草销毁处理,并注意清理翘皮、裂缝、枯枝落叶、杂草,以减少虫源。

  2)螨类天敌有草蛉、飘虫、捕食螨等,应加以保护。

  3)冬季至早春,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以杀死越冬螨。红蜘蛛发生期,可选用敌死克②号1000~1500倍液、1.8%阿维菌素4000倍液防治,要注意轮换用药,以免产生抗药性。

  2.4 大叶黄杨长毛斑蛾

  2.4.1 为害特点 长毛斑蛾为害部分大叶黄杨,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将叶片食光,造成叶片残缺不全。

  2.4.2 大叶黄杨发生规律 长毛斑蛾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枝梢过冬,第二年4月上旬卵孵化,幼虫开始为害叶片,至5月上旬幼虫老熟,爬至地面在土中结茧化蛹,9月下旬后产卵过冬。

  2.4.3 防治措施

  1)注意修剪,剪除产卵枝梢及有虫枝叶。

  2)幼虫发生期,喷洒1.2%烟参碱乳油1000倍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2000~2500倍液或毒箭②号1000~1500倍液进行防治。

  本文选自国家级农业期刊《现代农业科技》。《现代农业科技》于1972年创刊,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优秀农业技术研究性期刊,每月10日、20日出版,大16开,彩色四封。本刊利用自身影响面广而强的优势,致力于推广农业最新技术,强化前沿学术交流平台,荟集农村工作成功经验,传播农业适用经济信息。融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设有农艺学、园艺学、植物护理学、林业科学、农业工程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动物科学、食品科学、农业基础科学、农业经济学等栏目,涵盖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zuowushengchanlw/5225.html


上一篇:探析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下一篇:谈大树移植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