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植物应用初探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常用的地被植物,对地被植物的绿化与生态作用,地被植物分类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等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使用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植物;应用;初探
地被植物因其具有生长速度快、覆盖力强、生命力强、繁殖容易、不易生长杂草、病虫害少,物种多样、形态万千、色彩斑斓等特点,在我国城市景观绿化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中不能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园林绿地景观、道路绿化建设工程中花色多彩,鲜艳亮丽、姿态优美、季季常开的自然艺术色块的升华。
1 地被植物分类
在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常用的地被植物,其品种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1.1 灌木类:常用的灌木类地被植物品种有花叶鸭脚木、茉莉、江南杜鹃、九里香、双夹槐、红背桂、一品红、映山红、桂花、朱缨花、白婵、黄金榕、福建茶、红花勒杜鹃、紫花勒杜鹃、茶花等。
1.2 草本类:常用的草本类地被植物品种有百日红、狗尾红、鸡冠花、石竹、报春花、蝴蝶花、松叶牡丹、波斯菊、蟛蜞菊、穗冠花、一串红、向日葵、细叶驳骨丹等。
1.3 矮生竹类:常用的矮生竹类地被植物品种如薯竹、鹅毛竹、凤尾竹等。若矮生竹类地被植物与草坪进行搭配,则具有延续视线的景观视角效果。
1.4 藤本及攀援类植物:常用的如常绿油麻藤、常春藤、扶芳藤、爬山虎、金银花等。
1.5 其他种类:如适宜在水边湿地环境种植生长的千屈菜、首蒲、雨久花、慈姑等;适宜在盐碱性较强的地区区域内生长的珊瑚菜、蔓荆和牛劳等地表植物。
2 地被植物的绿化与生态作用
地被植物作为园林景观绿化与美化的重要材料,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工程中,常用来布置市政道路、广场、花园的绿化带、花台、花坛、花基、草坪、庭院等景点,特别是草本植物直接植于土体表面,能够充分覆盖裸露的黄土,可创造出优美、舒适、健康、充满生命活力的城市生态绿地环境。地被植物在绿化、美化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另一方面还能起到吸灰防尘、吸收有害甚至有毒的气体、降温保湿、增加空气含氧量等作用。如果在公路边坡、郊区山地大面积地种植地被植物,还可起到保护土壤稳定、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
3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我国的地形多以丘陵地带为主,在广场、公园中常能见到以自然山丘为景、或因造景需要而人工修筑的土丘、假山,除移栽适量的大树以加强景观立面的绿化效果和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绿化外,在高低、陡缓不平的绿地坡地上栽植相应的地被植物是最常用的造景设计手法。在一些主要的景观绿地中,常利用不同种类、风格各异的地被植物结合绿地景观环境条件和场地土壤特性进行综合配置,形成一道道美丽的地被植物绿化景观。在现代城市生态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地被植物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道路、街道、广场绿化栽植: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的道路、街道和广场绿化带的城市生态景观植物的生长条件都相对较差,长期日晒时间长辐射热量相对很大,道路过往车辆非常多,排放的汽车尾气和引起的灰尘相对更多。在这种性质类型的生长环境下,选择对生长环境条件要求较低、生命力强、管理、养护简单的地被植物具有明显的优势。地被植物上层的乔木、灌木类物种多为常绿树种,如橡树、榕树、桂花、香樟等应选择一些喜阳性强、花色鲜艳、开花时期较长的物种,以丰富城市绿化景观的色彩;下层的地被植物花期和色彩应与上层的乔木、灌木类常绿树种的生长季节特性相呼应,如黄杨、彩叶草、马蹄金、活血丹、吉祥草、麦冬、过路黄、紫茉莉、重瓣首草、蔓锦葵等地被植物,在结构配置上应根据各物种的生长季节特性进行不同花期和色彩的植物相互搭配,使绿化带四季常绿,季季开花。
3.2 公园、植物园、游乐园的绿地种植:公园、植物园、游乐园区等地方是供市民、游客游玩和观赏风景的场所,这里城市公共场所所选择的地被植物,应要求其色彩鲜艳丰富且搭配协调,花期较长、植株应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作为园内人工绿化种植植物群落中的下层,主要起衬托、突出上层乔木、灌木等常绿树种的优良景观效果,故应与上层绿化景观有机地协调组合,使园区内的绿化植物层次感分明。在公园、植物园、游乐园等地应用的地被植物中,草坪和草本花卉是最为绿化工程中所常用的地被植物,在我国,除了常见的观赏草坪、混播草坪以及铺地柏、麦冬等地被物种外,还可以适当地引入鸳尾、美人蕉、二月兰等异地物种进行栽种,如春季在柳树下层种植适量的二月兰,在鸡爪械林下层种植适量的红花醉浆草等;秋季在水杉树下层栽植适量的二月兰,其碧绿的叶子与水杉树的红褐色树干、金黄色枝叶能够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完美和谐的融合为一幅美丽的秋景图。
3.3 宽阔公路、街道的道路分隔带种植:在我国南方沿海发达城市,公路、街道的道路中间隔离带除了种植多种名木树种作为观赏景观外,还可用大量的地被植物作为道路隔离带进行城市景观布置,如黄杨、红花木、龙船花、杜鹃、红叶石楠、福建茶、桅子花等铺盖型的地被植物,能够顺应道路标高的起伏变化,营造出波浪状的道路隔离绿化带,也能起到绿化和美化城市园林景观的效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zuowushengchanlw/52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