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农业杂志之研究稻作改制
摘要 介绍了琼山区及旧州镇水稻耕作制度的现状、推行改制(中造稻)的目的、意义及示范的成功经验,并从品种选择、适时播种、适时移植、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中造稻的主要栽培技术。
关键词 优秀农业杂志,改制,中造稻,高产,栽培技术,海南海口,旧州,琼山区
1稻作改制的背景
水稻是琼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其栽培历史悠久,“双季稻”更是该区传统的稻田耕作模式,全区现有水稻田面积6万hm2,但有666.7 hm2处于南渡江沿岸,此类稻田的晚季稻常遭遇台风、暴雨及洪水高峰期的影响而造成减产甚至失收,严重制约当地农业及粮食生产的发展。为解决该问题,琼山区农业服务中心和旧州镇农业服务中心针对该类型田的耕作模式进行了科学论证,并确定了“稻、稻(中造)”或“冬、春季瓜菜加中造稻”的耕作模式,同时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技术措施,并于2009年在旧州镇新客洋实施中造稻改制示范18 hm2,获得成功。
2稻作改制的目的与成功经验
推行改制中造稻的目的,一是实现中造稻在9月上旬成熟收割,从而避过9月中旬至10月的台风、暴雨及洪水高峰期。二是为冬季瓜菜实现提早上市和延长收获争取更多时间。三是抓好示范,辐射带动,促进旧州镇及全区粮食与瓜菜生产上新的台阶,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示范片品种统一选用Ⅱ优128并于5月中、下旬进行统一播种,结合水稻生长情况,分别在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及抽穗期在该村就当前水稻生长情况及技术要求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与培训,9月上旬前收割完毕。成熟收割期,区农业服务中心组织了全体科技人员、旧州镇政府也组织各村委会干部、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和种植户,到现场进行观摩,并进行现场实割测产验收,经测产与考种,中造稻全生育期106 d,株高113cm,穗长216cm,穗总粒129粒,穗实粒99.8粒,结实率77.4%,千粒重25.6 g,有效穗247.35万穗/hm2,在琼山区连续2次遭受2次台风2个热带风暴袭击的情况下,理论产量6 319.5 kg/hm2,实际产量6 261.0 kg/hm2。比全区2008年早造(4 956 kg/hm2)或晚造(4 066.5 kg/hm2)分别增产26.3%和54.0%,试验证明新客洋改种中造稻的可行性,2010年新客洋改制中造稻种植面积猛增达55 hm2。成功经验值得各地借鉴与推广,对减轻晚稻风险,确保粮食总产,为冬季瓜菜生产创造更多的空间,促进琼山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重大意义。
3改制中造稻的主要措施
由于稻田改制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中造稻在9月上旬成熟收割并获得高产,从而避过9月中旬至10月的台风、暴雨及洪水高峰期。为实现此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3.1选用感温型优良品种
要实现在9月上旬成熟,必须选用感温型品种(绝不能用感光型品种),以II优128为佳,其生育期、米质、产量、抗性均在中造稻中为最佳选择。
3.2适时播种
为了实现在9月上旬成熟,品种Ⅱ优128播种期必须安排在5月中旬进行,若因前茬影响时,可选择异地育秧或塑料软盘育秧,以确保其播种期[1]。
3.3适时移植
品种Ⅱ优128在中造种植,全生育期仅105 d左右,由于全生育期缩短,因此在栽培中必须做好: 培育壮秧,小苗插栽(秧龄20 d,叶龄不超4.5片);插足基本苗,插植规格一般为16.5 cm×19.8 cm或16.5 cm×23.1 cm,双株插植,插基本苗120万株/hm2左右);喷施送嫁药[2]。
3.4合理施肥
一是早施分蘖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在四至五叶期,施磷肥375 kg/hm2、尿素187.5 kg/hm2,以促进多分蘖。二是分蘖盛期追肥。施复合肥225.0~262.5 kg/hm2、尿素112.5 kg/hm2、钾肥75 kg/hm2,以保分蘖和壮分蘖。三是适量增施穗肥。幼穗分化期,施钾肥225 kg/hm2,促穗大粒重。抽穗灌浆期,用磷酸二氢钾2 250 g/hm2加水750 kg/hm2进行叶面喷施[3]。
3.5加强病虫防治
3.5.1水稻纹枯病。用5%井冈霉素500倍液(与50%多菌灵500倍液混用有增效作用),或43%好力克(富力库)3 000倍液进行喷射,喷药最好采用粗水喷雾,以便药液触及叶鞘。
3.5.2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用20%叶青双500倍液,或新植霉素(土·链霉素)3 0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4]。
3.5.3三化螟。用5%锐劲特1 000倍液加30%乙酰甲胺磷500倍液,或90%杀虫单600倍加高效Bt 1 000倍混合液或48%乐斯本800倍加20%三唑磷500倍混合液,进行喷雾防治。特别是分蘖期、孕穗末期至破口抽穗期。
3.5.4稻纵卷叶螟。应撑握在幼虫3龄前进行喷药,防治药剂参照三化螟。
3.5.5稻飞虱。用10%吡虫啉(蚜虱净、绝虱净)1 000倍加25%扑虱灵1 000倍混合液,或40%硫磷乳油加25%叶蝉散乳油800倍混合液进行喷雾防治。防治时必须把握好5个方面:一是选对药剂;二是统一喷药;三是喷水量一定要足,达1 500 kg/hm2以上;四是喷药时田间要有浅水层;五是连喷2次,3~5 d喷1次。
3.5.6稻蝽蟓(俗称“臭虫”)。用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在晴晨或傍晚进行喷雾防治。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zuowushengchanlw/89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