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需要微博秀!

发布时间:2014-08-22  | 浏览:

  “冰桶挑战”的话题,还是微博热门话题。这个话题从周日晚上开始在微博发酵,现在阅读量已经将近20亿,讨论量有200多万。参与者从最开始的科技圈大佬,到娱乐和体育明星,再到普通网友,这是全民参狂欢,也是慈善大Party。

  “慈善+娱乐+视频分享+微博社交”的西学东渐,蔚然成风。

  截至8月22日9点,微博微公益统计,“瓷娃娃罕见病关爱基金”通过微博募捐累计善款2,838,056元,一共有18371人参与捐款。

  通过“冰桶挑战”劝募排行榜中,排在前三的是:万达董事王思聪个人捐款100万人民币,劝募人次1617次;央视新闻劝募人次532次;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个人捐款1万元,劝募人次420次。

  “冰桶挑战”善款捐赠中,平均每人154.5元,是名副其实的“微公益”——善勿分大小,点滴积累与坚持是关键。

  种种数据显示,“冰桶挑战”带来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也为公益慈善事业带来了实际的帮助。不过,这种滥觞于美国的慈善活动流到国内,并迅速引爆流行后,也引来不少人的异议。有人说,美国慈善活动到中国就变成了大V们人脉秀,也有人说,很多“冰桶挑战”者只是玩、炒作,背离慈善初衷…

  我对于“冰桶挑战”的质疑声,可以理解,却并不赞同。我的观点是,慈善需要这样的微博秀。

  首先,我们都要务必厘清一点的是:无论参与或不参与慈善,捐款或不捐款,都是个人自由。慈善与道德一样,律己便是高尚,律他便是赤裸裸的“道德绑架”。

  事实上,“冰桶挑战”即便在美国,设置中就体现了这点——接受挑战,或捐款,它其实也没有作道德绑架强迫捐款的倾向。“冰桶挑战”的点名规则,视频分享其实也是蕴含了“游戏因素”——点名挑战元素的设计,意味着,即便仅仅是参与游戏,不捐款,也是在借力参与者的社交关系让更多的人了解、关爱ALS(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或俗称渐冻人症)。

  公益、慈善事业,分两个层次:让更多人关注它,是第一个层次;让更多人通过捐款或其他形式的行动来支持它,这是第二个层次。“冰桶挑战”的设计初衷,便是如此。

  其次,我们更要接受现实,话语权是稀缺的,所以慈善事业借助名人效应,是合情合理。

  事实上,名人也好,商业机构也好,参与慈善活动之中,总会遭遇到人们的动机论,动机论未必不对,却也不妥,企业目的是盈利,名人也需柴、米、油、酱、醋、茶。当然,无论是商业机构,亦或是名人,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固然是好事,更应该端正自己的姿态。

  尽管动机论,有诛心嫌疑。名人与商业机构,还应记得那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话,毕竟这是个言论自由的时代,任何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喜好,更何况,想要通过参与慈善事业便要公众都称赞或认可你,也是有违慈善的初衷。

  网络科技评职论文发表范文:光电技术论文发表浅谈光电平台的优化设计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article/7938.html


    上一篇:“冰桶”值得挑战
    下一篇:孔子说交了学费什么样的学生都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