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解析冰桶挑战为何火爆全球?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从来没有一个活动来的如此轰轰烈烈,震人发聩。上到商政巨子、明星达人,下到平民走卒、普罗大众。每个人都被席卷其中。有人积极参与其间,为爱发声;有人胸口碎冰,无所不用其极;有人倡议节水,坚决抵制。
ALS冰桶挑战赛缘起
冰桶挑战活动发源于波士顿学院著名棒球运动员皮特-弗雷茨(Pete Frates)的朋友和亲戚,现在他正与ALS病魔抗争。现役为波士顿凯尔特人核心控卫拉简-隆多成为了呼应该项运动的第一个NBA球员。随后体育、科技、娱乐圈明星纷纷加入其中。
“冰桶挑战赛”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内容,然后该参与者便可以要求其他人来参与这一活动。活动规定,被邀请者要么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要么就选择为对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捐出100美元。公益协会捐款。这么做的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的目的。
2014年炎热的夏天,一桶冰水当头倒下,微软的比尔盖茨、Facebook的扎克伯格跟桑德博格、亚马逊的贝索斯、苹果的库克全都不惜湿身入镜,这些硅谷的科技人,为慈善湿身。
2014年8月18日,冰桶挑战赛活动蔓延至中国互联网圈,多名科技界大佬被点名参与了这一活动。8月18日小米董事长雷军通过微博表示,已经接受DST老板Yuri对他的挑战,并于当天完成冰桶挑战,而后点名百度CEO 李彦宏、台湾鸿海董事长郭台铭、香港天王刘德华三人接受挑战。当天下午13:30,周鸿祎接受ALS冰桶挑战,将混合了冰块的冷水倾头而倒,同时点名腾讯马化腾继续接受挑战。
而这样的传递,从科技圈到全民参与短短用了3天时间,影响数亿人口,近三十万人参与之间,影响广度、深度前所未见!
而此次冰桶事件的爆发并非偶尔事件,而是大势所趋!
冰桶挑战爆发,大势所趋!
完成冰桶挑战或捐款100美金,然后点名三个好友进行传递。这样的动作是不是似曾相识?
没错!所有微博的用户于这个动作再熟悉不过!
转发、评论,并@三个好友,这样的动作每天都在微博上上演,而这一次的突然爆发,有迹可循。
1)微博使用习惯成冰桶挑战爆发最大助力
微博自09年8月推出以来,用户规模持续大规模增长。截止2013年12月,微博的月活跃用户数量达到1.291亿,日活跃用户数量达到6140万,且近70%用户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访问。
微博像空气一样融入我们的生活,织围脖,话题#随手拍#,我@你了,私信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互相问候的方式。而这样的熟悉的使用习惯和场景成为了#ALS冰桶挑战#爆发温润的土壤。因为一切都太熟悉了。
同时在微博这样的一个广场式社交平台,科技大佬、娱乐、体育明星、网络达人的参与,形成巨大的雪球效应。势能不断扩散,直至引爆全民,快速成为微博一周的热点事件。
截止当前冰桶挑战在微博话题阅读36.2亿次,讨论338.1万,筹得善款约850万元。
2)短视频新型社交工具的应用引爆冰桶挑战
“移动短视频社交应用”是新近兴起的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全新社交应用,它允许用户利用智能手机这一移动终端设备拍摄时长极短(一般30秒以内)的视频,并支持快速的编辑美化。更重要的是,它不同于以往摄录设备拍摄之后上传至互联网平台才能实现传播,而是直接与互联网多种社交平台无缝连接,在拍摄制作后实时在社交网络平台实现与好友分享。
移动短视频社交应用在美国最先出现。创办于2010年的Viddy于2011年4月11日正式发布了移动短视频社交应用产品,将这一应用定位于帮助用户及时摄取(Capture)、迅速生产(Produce)、快速分享(Share)生活的细节,并使之融入30秒以内的短视频介质,力图使视频交互进入精细化(Well-produced)和小巧化(Bite-size)。它和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媒体平台实时对接,用户之间的即时交流从互发文字、图片、语音,发展到互发视频。
随着4G在国内的商用,移动互联网信息环境的发展使得视频的传输以及视频社交应用的普及具有了实现的可能。可以预见,随着智能终端的进一步普及、社会化媒体对人们社交方式的进一步改变、以及我国4G网络布局的进一步完善,移动短视频社交应用将有可能再次掀起一场社交媒体革命。
核心科技期刊论文发表范文:智能评职论文发表简述在线监测智能电子设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article/79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