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保险管理范文我国森林保险再保险模式选择与实施

发布时间:2014-10-08   |  所属分类:保险: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 要:开展森林保险再保险的职能与作用:分散风险,保持原保险人业务经营稳定;提高其承保能力,降低经营成本,有利于森林保险新险种的开发和保险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但现阶段在我国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基于森林再保险多种开展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构建我国森林保险再保险体系的具体操作方案。

  关键词:职称论文发表,保险管理范文,森林保险,再保险,体系构建

  再保险是指保险人将其承担的部分或全部保险责任分散和转嫁给其他保险人的一种风险分散机制。 建立森林保险的再保险制度对森林保险业的发展非常必要。 由于森林保险的风险大,波及范围宽,灾损强度高,局域范围内具有传播性,一旦发生灾害事故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给承保区域范围内的所有对象同时造成巨大损失,如森林病虫害的传播。这使得传统的保险风险分散法则对森林保险不适用。 保险公司承保的森林范围越宽,风险就越集中,必须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空间上、地域上的风险分散。森林保险的理论和实践表明, 再保险是分散森林保险经营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 森林保险的发展对再保险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1 森林保险再保险的职能与作用。

  1.1 再保险有利于联合分散森林保险风险。

  通过森林保险的再保险业务,可进一步加强森林保险各原保险人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从而在更大范围内积聚更多数量的森林保险基金,提高保险公司应对森林灾害风险的能力,吸引更多的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到森林保险的经营中。 通过森林再保险可构建更大、更宽的风险分散渠道,实现更有效的风险分散和损失分摊目标, 更好地提高保险公司的风险保障能力,促进森林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再保险可控制风险责任,保持原保险人业务经营的稳定。

  我国是一个森林灾害多发的国家, 森林资源每年都会因火灾、洪涝、病虫鼠、干旱等灾害遭受巨大损失,而且森林灾害风险具有高度关联性,很容易促成巨灾风险损失的发生。一旦发生巨灾损失,往往会对承保人造成沉重打击, 影响森林保险市场的正常运作。 利用再保险方式可将森林灾害风险转移分散给其他保险人, 保持森林保险金额和风险责任的相对均匀,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从而防止原保险人因遭遇巨灾造成大规模赔付, 出现偿付能力不足的情况,确保原保险合同权利义务的充分履行。

  1.3 再保险可提高原森林保险人的承保能力。

  保险人的承保能力要受到具有对所承担保险责任进行经济补偿能力的限制。 由于森林保险属于新开展业务,现阶段的参保比例较低,保险基金积累有限,为进一步扩大承保范围,增加业务量,必须要扩展保险人的承保能力。有了森林再保险的分保,原保险人可将超出自身承保能力的部分业务分出, 全力进行新业务的市场开发, 随着业务的发展获得更多的收益, 可通过增加资本金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原保险人的承保能力。 森林保险再保险不仅有利于实现承保风险的分散,而且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

  1.4 再保险可降低原保险人的经营成本。

  森林保险原保险人的经营成本主要是赔款成本和营业费用。 再保险业务可从 3 个方面降低原保险人的成本:一是直接支持。保险人通过再保险可分摊一定比例原保险的赔付,从而降低赔付的波动程度,有利于森林保险均衡费率的厘定和均衡利润的实现。二是间接支持。再保险可促进原保险人拓展业务范围,形成规模效应,缩减森林保险业务的固定营业费用支出, 降低附加费率, 进而吸引更多的林农投保。三是补贴支持。通过对现有政策性森林保险进行再保险费和经营管理费用的补贴, 有利于增加森林保险和森林再保险的供给,随着规模效应的显现,经营成本也随之继续降低(李有祥、张国威,2004)。

  1.5 再保险有利于新险种的开发和保险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森林保险再保险可以增强保险人的承保能力,促进保险人不断扩大产品供给, 激励保险公司为森林灾害风险的分散设计开发更多的新险种, 提供更好的保险服务,从而增加森林保险市场的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林农的保险需求。此外,再保险还能促使原保险人进一步提高森林保险业务的经营管理水平。再保险人在承保分入业务时,为降低自身的再保险承保风险,需对原保险业务的风险责任进行认真审核,从而不断督促原保险人加强业务的管理,减少森林保险承保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发生,降低经营风险。

  2 森林保险再保险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 森林灾害愈发呈现发生频率高、危害程度大等特点,对森林再保险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同时,保险业的日益强大也为森林保险再保险的市场供给奠定了基础; 政府也陆续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性文件, 为森林保险再保险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导向。但就总体而言,我国的再保险市场发展仍较为滞后,森林保险的再保险也因成本太高而无保险公司问津。

  2.1 对森林保险再保险的重要性缺乏充分认识。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baoxianlw/8107.html


上一篇:保险论文发表期刊简述劳动保险管理
下一篇:保险行业刊物推荐谈我国保险企业操作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