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培养成教学生的舞蹈素质

发布时间:2015-07-23   |  所属分类:成人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的学生以后在社会上才能更多地施展自己的才能,成教学生跟其他学生一样,也要具备各种素质。其中舞蹈素质可以培养成教学生的艺术气息,陶冶情操,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在教师论文发表中,我们应该重视这成教学生舞蹈素质的提高这个问题。

  摘要:作品欣赏满足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性情陶冶的需求。开设舞蹈训练课,使成教学生参与、领略到舞蹈艺术的美。情感激发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切入点、一个喷发的口、一个释放的通道,把学生的智慧、想象、激情调动起来。

  关键词:成教学生,舞蹈素质,情感,审美

  舞蹈素质的培养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教学生舞蹈素质的培养是增强其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成教学生的自主自立、自我实现、自我认同、自我发展的意识普遍增强,人才培养工具化的观念与模式受到了质疑,所谓的逐级“攀登”的功利性“成才”教育,已不能继续满足受教育者自我实现的要求。他们希望除专业学习以外有新的选择空间,能够有艺术等其他类教育为自己充电。成教学生具有下面的一些特点:第一,80%的学生都经历过 2—3年的社会实践锻炼和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这在学习中必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第二,年龄偏大,已经失去了舞蹈训练的最佳时期。第三,一些学生感到理论知识贫乏,专业技能低下。他们求知迫切、志向远大、热情高、能吃苦。这些都是成教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针对这些特点,我们认为成教学生舞蹈素质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是多样的,现将基本方法作以概述。

  一、开设作品赏析课,提高学生兴趣,陶冶性情

  舞蹈艺术是集多元文化于一身的综合艺术,每一部真正的舞蹈作品,都不是简单的肢体动作的堆积,而是在反映作品深刻的思想主题和内涵,展示艺术美的魅力。根据成教学生的特点,应广泛开设舞蹈作品赏析课,可以使学生了解和领略舞蹈艺术的魅力,掌握舞蹈作品欣赏的方法。要想达到通过开设舞蹈作品赏析课实现增强其舞蹈素质目的,课程开设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舞蹈产生、发展的过程制作成课件,进行简要概述,并讲解舞蹈欣赏的规律和方法。第二,赏析课应结合在作品欣赏和分析的过程中进行。可以在不同的作品和课时里,分别介绍关于舞蹈的各个相关概念。还可以介绍每节课所欣赏舞蹈作品的主题和主题动作,讲解这些动作在该舞蹈作品当中的主要含义。另外,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还应对作品的编导者、创作背景、舞蹈风格和特征以及主要表演者尽可能予以简要介绍。第三,舞蹈赏析课应结合老师对作品分析点评及学生谈体会来进行。

  作品欣赏满足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性情陶冶的需求。比如,古典双人舞《萋萋长亭》优美、婉约、细腻,生动地展现了一对青年男女长亭送别的离愁别绪。舞者以扎实的基本功和具深厚表现力的肢体完成了这一缠绵悱恻、扣人心弦的爱情双人舞。舞蹈《萋萋长亭》没有“因”的铺陈,也不见“果”的延续,而是聚焦“长亭”,浓墨重彩地向观众细诉“自古伤心多别离”的那一送别场面。 二、开设舞蹈训练课,由浅入深,因材施教

  学习舞蹈对成教学生来说是较为艰苦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减低难度。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从局部动作开始进行教学,再到肢体的动作,当学到全身动作时,就可以完成一个组合或一个舞蹈了。考虑到成教学生身体已经定性,应尽量缩小其舞蹈基本功强度和开度的训练,适当简化训练当中基本功及技巧要求过高的动作,注重和强调基本形体姿态、呼吸、表情及舞蹈感觉的训练以保持其积极性。待基本动作初步掌握后,可酌情教授一些少数民族舞蹈,带有舞蹈道具的民间舞及古典舞基本身韵的优美简洁的动作组合。同时还要强调舞蹈学习过程中要点的掌握,比如,舞蹈当中的身体重心呼吸、表情等问题,鼓励他们在舞蹈的过程当中,要将训练的状态和舞蹈的感觉结合起来,注重美的、规范的动作及表现力。开设舞蹈训练课,使成教学生参与、领略到了舞蹈艺术的美,经过舞蹈训练的成教学生在动作和表情等方面协调灵活得多,气质也更优雅大方和自信。

  三、激发学生的情感

  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说过:艺术的最主要功能,是让人感到生命的情感张力,让人肃然起敬地凝视它。在舞蹈素质的培养中,以客观理性类知识为核心内容的传递式教学,由于情感功能较弱,难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情感需求;以技术技能类知识为核心内容的操练式教学。由于操作的要求大于情感需求,亦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和麻木感。艺术所体现的情感是具有提升性和持续性的美感的力量。艺术就普遍性意义而言乃是体现情感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艺术就是要透过具体的形象,把来自生活实践中的喜怒哀乐诸情感引发出来,掌握情感发展的线索及其意义,并用美的艺术形式把它表达出来。根据心理学家的观点,情感普遍带有情境的性质。在艺术作品中,包括着人物特殊的处境所引起的情感的变化,从而一方面显示了角色情感的个性,另一方面呈现了角色所处情境的个性。学生正是通过这些独特的情境与情感,产生共鸣,进入一种审美化的情感状态。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renjiaoyulw/14743.html


上一篇:教育论文发表之如何发展农村成教
下一篇:当地青年面临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