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试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发展

发布时间:2019-01-25   |  所属分类:城市管理: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中国的城乡规划正处在新的发展环境之下,人类文明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已经迈入生态文明的新阶段。党和政府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新要求。本文基于生态文明和城乡规划这两大主题,从当前城乡建设中出现的生态问题入手,简单地谈一些在城乡规划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江苏城市规划

  《江苏城市规划》是由江苏省城市规划协会主办的月刊,于1996年创刊。

  前言

  城乡规划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公共政策。是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蓝图,是管理城市和乡村建设的重要依据。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寻求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办法,引导城市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城镇建设极为紧迫和关键的问题之一。

  1.生态文明

  文明。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而在文明前加上一个限定语—一生态。是指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2.目前城乡建设中的生态问题

  2.1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单独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破坏植被、绿地,一味地加大工业投入,这就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破坏。近年来。太湖蓝藻、东部地区的雾霾等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成为困扰国民生活的一桩心病。由于城市的规划不合理,道路越来越拥堵;大量地抽取地下水,导致城市地基逐渐下沉;又如工业化的推进,加大了废气、废料、废水的排放。但相应的防护绿地植被却越来越少,填平塘湖、湿地,破坏山地等现象越来越多。这势必导致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差。人与生态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2.2传统规划弊病

  以往的城乡规划过多考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类的发展欲望。忽视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城市空间无序蔓延、生态环境危机四伏。另外,传统的规划模式对于城市用地和人口规模的确定缺乏严格的科学依据。没有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充分考量。从而使规划总是趋于滞后和被动。关键规划指标总是被提前突破。其次。传统城乡规划是以建设用地为主体的规划。城市布局未充分考虑生态本底条件。特别是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的大格局。使得自然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得不到保障。生态用地不断被城市建设蚕食和破坏。

  2.3资源紧张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人均资源量较低的国家。随着当代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工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可用农田却越来越少。城市里的可用土地也日益紧张。依照目前的这种发展态势,土地资源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制约我们的继续发展。而在东部地区。水资源也逐渐被消耗至警戒状态。这或是因为工业污染使水质变差,无法循环使用,或是应为建设过程中的浪费。

  3.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城乡规划

  3.1树立生态文明的规划理念。完善规划程序

  文明是一种人们普遍认可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有机合成的产物。树立生态文明的规划理念意味着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做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具体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使用清洁高效能源。治理城乡污染,建设生态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完善规划程序包括: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程序透明化、阳光化;鼓励居民参与城乡规划的过程,让城乡规划更为公众考虑:在城乡规划中加设一个环境影响评价环节。对项目建设实施前和实施后的环境做一个评估。判断项目实施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减少不必要的环境破坏。更对施工项目起一个制约作用。

  3.2加强环境保护

  环境是统筹城乡规划的重要考虑因素。村镇周边的区域是其基本自然环境的基础。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必须予以保护。村镇规划与城市规划重点是不一样的。城市要加快现代化建设。就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拆迁动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包括建筑、轨道交通、公益绿地等的建设。而村镇则应该有效地保留原有的资源、自然形态。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共生共存、密不可分的关系。一味地模仿城市规划。片面进行“农村公寓楼”的村庄重建模式,盲目推行电气化、机械化的“工业化”都会破坏乡村周边生态环境的多平衡与多元陛。

  3.3变革规划方法

  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方法是实现生态导向的城乡规划变革的重要手段。面对日渐成熟的建成环境和复杂的城市问题。规划的工作方法应从粗线条式规划向精细化规划研究转变。从刚性规划方法向弹性规划方法转变。从理想状态的静态描述向现实发展的动态调整预测转变。从定性研究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研究转变,做到多学科综合、多尺度融合、多目标整合。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绿色生态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核心举措。城乡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龙头。必然要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城乡规划的各个方面。贯穿到城市建设的全过程。以引领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确保城市功能到正常运行。保证生态经济文化社会共同和谐发展。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anlilw/20020.html


    上一篇:边缘城市理论下大连空港新区发展策略探究
    下一篇: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关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