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低碳城市视阈下的生活方式探究(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城市规划: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二、低碳生活方式的价值导向

低碳生活方式是一个包括价值观念、生活态度、消费方式和日常行为等众多因素在内的文化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价值观念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或者说,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行为,也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在低碳城市建设中,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是引领低碳生活方式中的根本思想基础。

在世界历史上,自柏拉图以降,人类踏上了\"人类中心论\"之途。但是,它也为人类带来了祸患,目前由无节制碳排放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就是例证。面对全球范围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人们不禁要苦苦追问:人与自然的关系到底如何处理?其实,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早已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调整着这种关系。恩格斯在早年调查英国无产阶级状况时指出:大都市的环境污染、贫困等破坏了劳动人民的健康,剥夺其生命。这是对环境问题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先声。因此,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必须认真思考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与自然打交道时应\"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4]p926。作为一种哲学思考,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是现代科技使人类丢掉本真、远离真理、失去家园的精神失落。要解决这两大危机,除了运用法律和政策来规范人类的行为外,还必须将价值关系延伸到自然界,通过协调各方利益,调整、规范人类的环境态度和行为,重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保证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人类作为从宇宙分离出来的生物,只有与自然共生和同行,与自然协调和沟通,才能达到物质与精神的平行发展,而这就是对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体认,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并进的崇高目标和理想追求。

三、低碳生活方式的培养途径

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培养人们的低碳生活方式至关重要。然而,正如美国教育学家戴维·B·秦亚克所强调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化绝非线性的或持续不断的\" [6]p4,它需要经历一个复杂而长期的教育和培养过程。具体说来,要形成低碳生活方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提倡适度消费。消费方式是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作为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消费滞后会带来市场疲软甚至萧条;而消费过度则会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增加碳排放。从资源环境学和从生态消费经济观来看,消费在很大程度上是从生态环境中攫取资源。而水、电、煤、油等能源以及土地、建筑原材料等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过度消费,就会导致对资源的攫取超过生态环境的承受度,从而加剧某些资源的枯竭进程。据国家环保部门最近披露:我国有些地方万元GDP能耗量是发达国家的3至11倍;一些主要产品的单位能耗不仅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甚至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其中水泥的能耗高于世界先进水平的50%。中国是一个注重传统礼节的国家,许多地方和民族至今还保留着过去的礼节和风俗习惯,讲排场、讲面子、铺张浪费现象相当普遍,形成了一些特别的消费方式,如\"面子消费\"、\"节日消费\"、\"礼品消费\"等。这些不良的消费方式极大地浪费能源、增加了环境污染和碳排放。为了解决过度消费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即:在不破坏环境、不侵犯其他人和子孙后代基本生存权力的前提下,根据自然条件的许可程度来生活。

第二、追求精神幸福。追求幸福是一个人善待自己的第一原则,任何人都不排斥对幸福的追求,在这个意义上,康德说:\"教人自求多福的一道命令是糊涂的,因为谁都不拿个人自己本来必然愿行的事情来指教人。\" 7]p2幸福有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之分,马克思主义认为,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从而使人体验到物质幸福是一切发展活动的前提,但是,历史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物质的丰富来实现人的精神幸福和全面发展。人作为生命的存在,既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体存在,又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存在,因此,人在满足个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和对物的欲望的同时,就会产生个体超越性的社会性需求,如爱与友情、社会交往、能力表现、自我实现等,当这类需要满足时,人就会体验到精神幸福。片面地强调物质幸福,容易使人陷入物欲不能自拔,最终会因为物欲的无限增长而消耗更多的资源。相比较而言,物质幸福是强烈、短暂、低层次的,而精神幸福是淡薄、长久、高层次的。许多情况下,精神幸福能够给人带来更多的慰藉和快乐。我国许多哲人都是淡漠物质幸福,追求精神幸福的。\"孔颜之乐\"就是儒家追求精神幸福的典范。这是一种超越了外在利害关系如富贵、权势、物欲束缚后所产生的物我两忘的自由体验和精神愉悦。这种高层次的精神幸福具有永恒的魅力。

第三,优化出行方式。出行方式是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中国虽然是当今世界第一交通增长国,但中国交通低碳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在一些发达国家,城市客流量的50%--60%由公共交通承担,比如日本东京公共交通对于居民出行的承担量已达到90%,而中国城市公共交通承载的客流量还不足10%,即使国内最为发达的北京也不足1/3。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17亿辆。其中,汽车9846万辆、摩托车1.02亿辆。全国私家车保有量达7206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73.2%。据《京华时报》报道,2011年上半年,全国新增机动车1005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增加760万辆,高于去年上半年688万辆的增量。数据显示,北京、深圳、上海、成都、天津等11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其中,北京达到464万辆。目前我国居民的出行状况是:一方面是公共交通运力不足,另一方面私家车的保有量明显上升。所以,要建设低碳城市,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一方面要大力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利用公共交通系统,发挥水运、铁路、城市公共交通等比较优势,考虑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和协调,选择方便、快捷、经济有效的出行路线。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ihualw/4401.html


上一篇:浅谈配网自动化建设
下一篇:中小城镇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