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城市管线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
摘要:目前城市管线设施建设及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已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实施科学的管线建设方法对城市空间资源及统筹管理十分必要。本文结合自己在工程建设过程以及维护管理中发现的问题,从城市管线设施的现状及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管线施工中所应注意的各方面事项谈谈对城市管线设施的建设管理及维护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城市管线设施问题 规范化 管理
城市管线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和改造任务加大,服务于整个城市或城市的某一个区域的城市管线种类大大增加,又由于各类管线主管部门相互独立,没有协调,在同一路段因工程需要而开挖,当某一部门施工完毕,路面刚修复不久,另一部门又因工程需要而开挖,周而复始,使得交通受阻,市民怨恨,与此同时,各类管线的检查、维修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益增多,这样的现象和矛盾已成为我市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因此,科学的管线建设方法对城市空间资源及统筹管理十分必要,也是城市管线设施更好发挥其市政基础设施作用的一个重要保证。本文结合自己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以及维护管理中发现的问题,谈谈对城市管线设施的建设管理及维护的几点意见。
1城市管线设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城市管线设施大多在城市道路的地下、地上有限空间内,它包括供水管道、排水管(渠)道、电力线路(包括电力电缆和架空电线)、电讯线路(包括通讯电缆和光缆、广播电视线路)、燃气管道、热力管道和石油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由于管线建设还没有进入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由此无论是建设还是后期使用中都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1.1旧城区由于建筑密度大,道路宽度狭窄,市政基础设施滞后,管线改造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资金不足,管线分归不同管理部门,很难使改造计划同时进行规划和建设。
1.2管线种类不同,性质不一样,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各管理部门出于各自的经济利益考虑,不能同步实施,无法合理有效利用有限的地下资源,往往当管线权属单位开始需要使用相应的管线时,才申请铺设,重复开挖,既浪费资金,又影响市容市貌。
1.3没有建立一套完整、准确的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信息资源无法实现共享。建设单位对地下管线无法进行查询和了解,盲目施工,有可能挖断地下管线,轻者带来经济损失,重则导致事故发生。
1.4没有建立完整统一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就无法实现动态管理,使系统保持现状性。
2应对当前问题的办法
2.1坚持\"四统一\"的原则。由于各类管线都有自身的建筑和运营要求,在空间上有间距、标高的矛盾,在运营上有互相干扰的矛盾,在施工上有相互影响的矛盾,因此在管线工程建设管理中只有做到\"四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建设、统一监管,才能使其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它的整体效益。
2.2以城市地下管沟为载体,实现\"四统一\"是解决突出问题的简便方法。
2.2.1城市管沟就是以城市路网为主线,修建地下隧道的形式布设各类管线,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实现\"四统一\"的设施。简单的说它就是把现在广泛用于部分城市交叉口的综合管沟扩大发展后的产物。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给水、燃气、雨水、污水、电力、通讯、有线电视线路等各种管线分类集于一体,设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避免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和干扰,保持路面完整和美观;降低路面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保持路面的完整性和各类管线的耐久性;便于各种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和日常管理;能够有效利用道路下的空间,节约城市用地;能够减少道路的杆柱及各种管线的检查井、室等,美化城市的景观;能够彻底改变以往各个管道各自建设、各自管理的零乱局面。
2.2.2 管沟建设的要求。城市管沟随道路建设一次建于两侧人行道下,在确定综合管沟断面尺寸时,首先应确定设置在此段管沟内管线的种类、数量,然后根据管线种类、管径大小、管线坡度要求、管理便利等因素来布置。原则上应尽可能地把同性质的管线布置在同一侧;当管线种类较多时应把电缆、控制、通信线路设在上侧;横穿管廊的管线应尽
量走高处,以不妨碍管沟内通行为准;管线之间的上下间距及左右间距应满足规范要求;当断面受限制不可能加大而管线又太多布置不开时,可将小口径管线并列布置。
2.2.3确定管沟高度时,能满足管线安排及行人通行即可,确定综合管沟宽度时,需考虑维修管理时便于通行,局部地段受条件限制可适当压缩,但应满足人能通行。出入口及检修井设计和预留应方便开启,满足使用要求。
2.2.4方便使用和维护。根据其不同功能按规定的色标标上不同颜色,并分别在管材表面做专业符号标记。以便于工作人员维护管理时识别。
3应注意的问题
3.1注重布局的整体和统一、运转的系统性和协调。各类管线设施各自构成独立的系统。这个系统中包括管线工程及其相关的厂、站、局、所。这些构成要素不能单独发挥作用,只有结合成一个系统,才能保证生产、运行、供应,形成能源流、信息流、物质流、源源不断地送往用户。管线工程就是上述能源流、信息流、物质流的载体。因此,必须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进行规划,充分考虑布局的整体性、运行的系统性才能使各种管理设施建设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ihualw/447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