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悠悠期刊网环保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合理应用(2)

发布时间:2014-10-30   |  所属分类:城市规划: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3 强化城市建设中的环保理念

  3.1 建设创新型城市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我国城市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它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理念、思路到任务、目标均有了很大变化。城市建设必须树立生态环境优先发展的理念。环境保护应积极参与城市经济发展决策,为城市的生态安全建立完整、高效的生态支撑体系。

  3.2 城市建设整体化

  将城市建设中环境问题放到整个大区域中布置,防止片面的考虑问题,利用城市群体思想来分析该城市在大环境中的作用,在宏观的方向考虑社会结构、生活结构、文化结构等随这一过程迅速演变,城市的风貌、景观要和一定范围内社会需求的多样化相结合,应将自然风景纳入小城镇景观中。

  3.2 力争科技创新

  新型建材工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从1979年到1998年是我国新型建材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包括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四类,同时考虑建筑材料的重复利用,履行节约社会的理念

  3.3 道路设计创新

  确定城市道路网络结构和布局,安排各类道路、广场和交通设施用地,确保动态交通的便捷流动和静态交通的有序停泊,使各个组成部分得以有机联系,城市各项活动得以顺利进行,防止堵车现象造成的噪音和汽车尾气在同一地段聚集。道路设计要遵循多种交通方式并存,交通流量变化大、均衡分布交通源,形成完整、统一、协调的道路系统。

  3.4 完善给水排水系统

  根据城市性质和规模,合理确定供水标准和规模,恰当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供水水源。在保证水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用优质水源以确保居民的使用安全;采用地下水源时,应首先调查获取准确的可开采地下水储量资料,以防过量开采造成地面沉降或地下水枯竭;水资源不足的地区,则应对城镇发展方向、工业发展规模以及工业用地布局慎重决策,以免由于水源不当、水量不足、水质不符合要求而给城市建设和发展带来严重后果。

  3.5 设计好用地布局

  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当总揽全局,根据整体环境做出做协调的方案。例如高新技术产业应在城市特定发展区域进行安置,对老城区部分应当做好相应古建筑的维护。针对特定区域安排设计人员开展环保绿化工作。

  3.6 交通方式的转变

  城市环保建设中需要对所有市民普及环保理念,让人们能够从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注意。汽车作为主要的交通方式,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转变人们出门私家车的交通理念,多乘坐公交车、多骑自行车、短距离步行等良好环境措施应当做出鼓励宣传。通过交通方式的转变来贡献城市环保。

  3.7 城市绿化建设

  城市中在建项目均要有一定比例的绿化面积,对道路旁、小区、广场等要进行绿化建设。城市绿化建设的辐射范围应扩展到城市郊区,对市区绿化的过程中应注意植物的生存气候条件,优选本地生植物。

  4 结语

  为了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还要关注类似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政府部门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要与环境效益相结合,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切不可牺牲环境效益,要客观地审视城市的长远发展策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武器来制止严重破坏环境的现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参考文献】

  [1] 刘宝军,王志东.如何强化现代城市规划中的环保理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6):91-92.

  [2] 马中秋.环保在城市规划应用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 (21):107-108.

  [3] 王成志.浅谈城市规划中的环保概念[J].城市建设,2010, (8):45-4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ihualw/8290.html


上一篇:国家级范文指导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建筑历史文化问题
下一篇:发表职称论文之选择城市排水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