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高级职称论文要求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下的交通模式选择(2)

发布时间:2015-01-08   |  所属分类:城市规划: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对于济南这个带形发展城市来说,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模式选择具有建设性的引导作用。公共交通系统本身即是一个包含多种交通方式的复杂系统。根据济南的实际情况,包括城市的规模、财政能力、交通需求等方面的实际要求,灵活选用占主导地位的交通方式,并以科学的交通规划组织实现不同方式间的良好衔接和协调。

  城市交通模式的选择是由城市的功能、结构、布局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综合确定的,济南以老城为中心的布局结构,使城市发展过程出现问题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城市的不断的向外扩张式的发展,济南的城市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东部的济南高新区和西部的济南西城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对交通进行合理的疏导和有效管理,必然会对老城区的交通形成更大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不正确的决策和发展方向,将会导致老城特色的进一步缺失。

  济南的公共交通主要是依靠常规地面公共交通。即使将来轨道交通开通后,地面公共交通以其覆盖面之广,仍然是城市公共交通的基础。因此,在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统筹济南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确立在不断完善常规地面公共交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轨道交通的战略方向,建立合理的建设与管理机制,逐步构筑一个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快速公共交通和常规公共交通为主体,出租车为辅助补充,干支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一方面,有利于居民方便出行;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营造健康宜居环境,第三,有利于节省城市用地,低碳可持续发展。

  济南轨道交通建设也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同时快速公交也逐渐增加开通车次和线路,作为传统公共交通方式的升级方式,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在人口流动过程中也将起到很大的作用。但私家车的发展是个必然趋势,因此,也要加强对私家车的发展进行科学引导。

  2.完善城市的路网结构,实施交通管制

  通过完善道路网结构,缓解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对高峰时间的车辆进行管制,保证公共交通车辆,在人流流动中的首要作用,而使其他小汽车等私有车辆,采取禁止驶过此路段,或是高峰付费的方式,当然,这是在老城保护的前提下,在不能够进行道路拓宽的情况下,对道路的断面形式进行一定的调整,取消非机动车道上的路边停车,增加一条车道,使道路断面形式全路段统一,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道路栓塞形成;对穿行老城区的交通实施管理,使过往小汽车交通采用绕行,(如图2 外围交通疏散模式示意),从而达到交通的顺畅;同时,建立交通的实时监测制度,对各个时期的交通容量进行实际调查,进行情况反馈,对交通容量进行预测,对交通实行有效监管。

图1城市布局结构与城市交通的示意图
图2 外围交通疏散模式示意

  3.济南的交通模式实施建议

  (1)积极扶持和鼓励发展现代化先进的公共交通工具。稳步推进轨道交通的发展,缓解济南市的地面交通,在新区发展过程中应考虑TOD模式,增加快速公交的覆盖面和运行效率,以优越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吸引居民出行的公共交通化。

  (2)以现代化技术扶持公共交通优先的实现。利用先进的辅助调度技术,进行公共交通运营的实时控制,从而准确控制行车速度及车辆到站时间,方便乘客乘车;采用ITS技术,当公共交通车辆经过交叉口时给予优先通行绿灯信号,减少其在交叉口的延误时间。

  (3)加速公共交通专用线系统网络。开辟公共交通专用道,给予公共交通车优先行驶权,例如,在花园路洪家楼路段就应该设置公共交通专用道。

  济南在实施新的交通模式的情况下,采用新的交通管理体系,特别是未来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将会影响到相应城市道路通行能力,所以对交通的经营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结语

  济南城市交通模式的择优选择,是现有交通条件下提高城市交通系统通达性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对济南城市布局结构分析,提出济南交通模式的一种有效方式:快速公共交通和常规公共交通为主体,未来轨道交通为骨架,出租车(新能源技术)为辅助补充,干支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同时,加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动态的调节,使济南的交通能够从拥塞不畅的状态下解脱出来,成为一个整体关联性强,能为人顺畅流动提供方便的交通系统,保障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健康有序地发展进步,不断地创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项建新 城市的远见:新格局下的博弈与反思[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 GB 50220- 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s].

  [3] 王继锋,陆化普,隽海民 大连:组团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探讨[J],北京规划建设, 2007年 3期 起止页码:29-3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ihualw/8848.html


上一篇:论文发表机构区域规划中运用“路线图”规划理念
下一篇:城市规划学刊注意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环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