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探讨(3)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电力: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4.4规章制度的制订

在分工方面,集中监控中心与操作队之间的分工和责任应划分明确,减少模糊职责概念,各司其职,减少推诿扯皮现象,各自包好自己的责任分工。在值班制度方面,可根据监控中心和操作队的实际地理位置,采用部分值班人员白班制,以加强工作繁忙时间的值班力量等,改善单一的三班倒运行值班方式,提高人员的值班时效性,减少强制性无工作值班时间,提高人员值班效率。如集中监控中心每班6人,白天工作繁忙期间可以增加1~3人,加上正副站长等,值班力量可达到9~11人,足以满足监控、传动、新站接入等诸多工作需要。

4.5专业化管理的加强

由于少人管理多站,应聘用专业公司处理站内繁杂事务,提高值班员值班集中度。操作队主要负责设备的操作、巡视、事故处理和一二次设备的正常维护等。其它一些诸如资产统计、卫生保洁、绿化、照明、消防系统、变电站门卫和车辆等非生产类的维护都是交由专业公司处理。这样,处理此类的工作比较好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也使运行人员从繁忙杂乱的非生产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来处理生产类的工作。

4.6通讯的重要性

建立集中监控中心后,该中心负责着区域内众多变电站的远方运行监控,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和强化通讯通道的管理,监控中心与变电站之间的通讯宜采用双通道模式,自动切换,确保信号上送下达畅通。

5.结束语

变电站集中监控与操作队分设化的管理模式是缓解和解决目前电网发展所带来的一些矛盾的有效管理方法。这种模式使供电企业提出的\"减员增效\"目标得以成功实现,提高了运行人员值班的实效性和值班效率,在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同时我们在决定采用一种管理方案时,一定要与当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及时调整思维方式,使管理模式更优化,少走弯路,并在人力与资金投入方面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重复。

参考文献:

[1]《变电站运行管理制度》(有人值班站)(广供电生【2004】21号)

[2]《变电站运行管理制度》(无人值班站)(广供电生【2004】21号)

[3]《广东电网110~22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dianlilw/3547.html


上一篇:电网经济运行分析及措施
下一篇:浅谈许昌鄢陵220千伏智能变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