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中国期刊库精装修商品房发展

发布时间:2015-03-09   |  所属分类:房地产: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 要:对精装修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精装修的发展历史,分析了精装修的利弊,并对精装修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中国期刊库,精装修,发展历史,利弊?

  1 精装修发展历史?

  在国外房地产市场, 住宅基本上全属成品的精装房, 而我国早在几年前就明文规定要大力推广精装房,并且逐渐取消毛坯房市场。精装修模式的崛起是这十年之间的事,作为装修的一种新概念,精装修最早出现在南方经济发达的城市,并逐步得到推广,其发展阶段大概可以分成三个。?

  第一阶段:简单式拼凑。?

  1998年中国的商品房市场发展蓬勃且相对成熟,发展商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他们开始花更多的心思去为楼盘做宣传,吸引更多的客户,精装修房应运而生。当时的精装修房只局限于样版房,装修的内容主要包括墙体的涂抹,地砖、墙砖的铺贴,橱柜、衣柜的安装,其目的主要是让消费者对他们所购买的空间有更感性的认识,了解房子的格局。由于大部分精装修房并不涉及到真正的使用,因此它们的功能并不完善,为了节省成本,所用材料只求美观,质量却一般。另外,一般这种精装修房都是发展商从外面临时聘请施工队进行施工,工期很短,因此装修质量比较差,完全为了迎合眼球效应,根本不适合居住。?

  第二阶段:品牌化运作。?

  2001年至2006年,精装修开始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在楼盘销售的时候,发展商都会对部分毛坯房进行精装修。其主要原因是当时装饰行业因为商品房的活跃而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到该行业中,导致施工队素质低下,施工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怕麻烦的消费者更乐意选购带装修的商品房。由于考虑到实际居住的问题,这个阶段的精装修房装修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发展商开始与一些知名的装饰工程公司合作,也开始选购一些知名品牌的橱柜、卫浴、地板、衣柜等,装修品位大大的提高,这种精装修主要出现在一些中高档次的楼盘,针对有较强消费能力的消费者。?

  第三阶段:精装修大众化。?

  2007年以来,楼价增长非常迅速,远远超过了一般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少部分人即使有能力购房也不愿再在装修上大做文章,增加自己的负担。这个时候发展商纷纷推出了精装修以吸引消费者买房。消费者在购买高价楼房时也尝到了一点优惠,这就为精装修房成为大众化商品创造了条件。事实上2007年起精装修房的交易比例大大提高,带装修的商品房的确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由于这个时期的精装修房是面向全体消费者的,因此其含义也较以往要广。精装修不仅是中、高层消费者的专利,也有部分是针对低层消费者的简单装修。由于这种装修都是发展商根据自己发售楼盘的档次进行定位的,因此不同的楼盘其精装修也自然有较大差异,精装修进入了大众化的时代。?

  2 精装修的利弊?

  2.1 精装修的优势?

  (1)省时省力。传统装修模式下,虽然装修公司把整套方案及效果图都呈现在客户面前,但由于材料价格变动,设计师与施工队缺乏沟通,施工队人员素质参差等原因,最终装修出来的效果与设计方案相距甚远,或存在质量问题。如果竣工后进行验收时业主才提出要求整改,除了工期要延长外,业主至少要承担整改的部分费用。因此装修过程中业主就必须对施工进行全程跟踪,而装修工期往往长达几个月,这会使业主疲惫不堪。?

  在精装修模式下,发展商早已把一些必要的装修完成,业主在确保工程质量没有问题后付款,这相当于把装修的风险转嫁给发展商。消费者在购房后只要购买家具、窗帘、灯具等与已有的装修进行整体搭配就可以了,不用再为一些装修的细节而费神。由于精装修模式大大减少了以往装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纠纷,规范了装修过程,因此也受到了国家的重视与支持。?

  (2)成本降低。旧装修模式中,业主购房后经济负担已经相当沉重,但仍要准备好几万元进行装修,这使得他们雪上加霜。另外,装修公司为了增加自己的利润,会尽可能地诱导业主进行消费,部分不法企业甚至还会对消费者进行欺诈,令业主蒙受重大损失。还有就是很多物业管理公司对物业进行装修都有严格规定,往往要进行装修的业主交纳装修保证金、泥土运输费等,这部分费用往往高达好几千元。?

  在精装修模式下,建楼、装修由发展商统一规划,一步到位,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减少了投入。另外装修材料也是由发展商统一采购,能够以同样的价格选择更好的材料,这样就可以节省部分成本。据调查,业主买精装修房的费用要比买毛坯房再进行装修节省10%左右。消费者在购买精装修房所获得的利益还不仅仅体现在以上方面。首先,采用按揭贷款购买精装修房的购房者就可将住房款和装修款同时实现贷款, 业主不用像以往那样购房后还要准备大笔资金进行装修,压力大大减轻。此外精装修房真正实现买即住、即租即收益, 避免了毛坯房交房后在装修时期的空置率。如此一来,精装修房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投资价值, 也给业主在个人资金应用上留有了更灵活的空间。?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fangdichanlw/13753.html


上一篇:核心期刊论文网透视新建商品房的现状
下一篇:经济学期刊投稿浅谈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