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教育教学论文医学院大学生选修课情况调查:以天津医科大学为例(2)

发布时间:2016-01-25   |  所属分类:高等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对于选修课开设时长,57.6%的学生选择了8周,35.2%的选择了12周,仅有12%的学生选择了16周,可见,更多的学生希望选修课控制在12周以内。

5.授课及考核方式

86%的学生希望选修课以“生动幽默的上课方式”进行,且多数学生喜欢互动性比较强的课堂,包括师生互动(47.2%)及学生间的互动(27.2%)。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里,通过与老师、同学互动,学生们可以积极思考,“从多重角度学习不同的思想观点,开拓视野”。相比之下,传统的学习课本、进行PPT展示较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12.8%),自主学习占主导的上课方式也仅为极少数学生所接受(11.2%)。    由表3可见,无人希望选修课以闭卷考试形式进行考察,学生们更倾向于考核方式较为正式且难度较低的“写论文、分析报告”(44.4%)和“开卷考试”(30%)。此外,更为灵活的评价方式如“小组合作课堂陈述所学内容”及“用出勤率及课堂表现代替”也有少数支持者。

表3.选修课考核方式倾向

四、结论与建议

大部分学生对本校选修课的设置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认可其存在的必要性,且对目前所开设课程表示比较满意,出勤率较高,然而该校选修课开设仍存在一定问题,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1.部分学生“选而不学”,存在逃课现象。课程本身的枯燥乏味、教师对学生逃课不加以要求,学生自身不重视选修课都会导致学生逃课。对此,校方应对选修课授课内容进行严格审查,加强师资力量培训,确保选修课质量过关;教师则应主动提高自己业务水平,通过丰富教学方式,创造课堂互动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严格考勤制度,对学生逃课给予一定约束。

2.学生人在心不在,课堂学习效率低下。上课大部分时间认真听课的学生仅有51.2%,不少学生虽出现在课堂上却在玩手机、聊天、睡觉,写其他科目作业等,这“与显性逃课的学生相比,虽然并没有明确违反学校的规定,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以及自身所学课堂知识的积极性”(刘雨 宋德如,2015:112)。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应仅仅停留在进课堂,更要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3.选修课设置门类少,学生选修目的性不强。该校人文素养类及医学相关实践课程最受学生欢迎,但就开放性问题中学生对印象较深的选修课描述来看,答案比较单一,基本集中在“临床急救技术”、“爱的哲学”、“书法”几门课,可见该校选修课设置门类较少,选修课中精品科目少之又少。基于此,该校应当完善选修课课程设置,增加选修课的门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去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升个人素养。

此外,还应改进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实现考核多元化;控制选修课学习时长,加强排课管理,避免选修课与专业课上课时间间隔过短影响学生正常上课。

五、结语

选修课高效合理的开展,离不开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校方应严格审核选修课内容,加强教学管理,为学生选修到适合自己的课程提供便利条件;教师应提升个人授课水平,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严肃课堂纪律;学生则应提高自制力,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积极与教师进行沟通,努力提升自我素质。

推荐期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季刊)1983年创刊,是教育类综合性学术刊物。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gaodengjiaoyulw/16928.html


上一篇:教育科学论文基于CDIO理念的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下一篇:高等教育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