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

发布时间:2021-01-06   |  所属分类:高等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心理辅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密切,文章分别从内在联系和相异之处两个角度分析心理辅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为进一步研究二者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结合奠定基础。

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

  关键词:心理辅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联性

  一、心理辅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一)心理与思想具有内在相通性

  从作用的主要领域分析,心理辅导作用的主要领域是心理层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主要领域是思想层面,因此,可以说,心理与思想的内在相通性为心理辅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建立内在联系提供了前提。心理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感情、性格、能力的总称;思想则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在一定意义上只有理性认识即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属于思想范畴。虽然心理和思想的内涵和外延不同,但是二者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贯通,所以可以认为,心理和思想具有内在的相通性。正如俄国普列汉诺夫所认为的,“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两种基本形态,它们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形式。”具体而言,心理与思想的内在相通性表现为如下两方面:第一,心理是思想生成的前提,思想是心理发展的升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是在实践基础上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感觉,然后通过所积累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进而将感觉发展为知觉,通过知觉,人们感知信息在人脑中形成映像并加以保存、复现,成为记忆,当这些心理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便会进行心理思维方面的加工,这也就形成了思想,从而人们最终达到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的情绪情感的渗透和意志品质等的参与。由此可见,心理为思想的形成准备了必要的前提,如果不能升华为思想,那么心理也就不具备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了。第二,思想要稳定,离不开心理做基础,心理是思想稳定的基础,心理要疏导,离不开思想做向导,思想是心理的指导。“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因此,要想培育并树立正确的思想,人们就必须具备稳定的心理基础,比如合理的认知结构、良好的社会适应、坚强的意志品质等等。相对于具有波动性等鲜明特征的心理而言,思想特别是思想观念一经确立,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坚定的思想观念使得人们具有强大的精神定力,不会被轻易改变。同时,思想观念对人格的形成、发展与完善具有支配作用,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思想观念在人格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没有正确思想的支配和引导,心理就会失去方向进而出现偏差。由此可见,心理为思想的稳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没有思想的指导,心理也便失去了明确的方向。总之,思想的形成和稳定离不开心理,需要心理因素的支撑。当然,心理活动同样离不开思想的指导,只有正确的思想才能保证心理的方向性和有效性。

  (二)目标指向的一致性

  心理辅导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由于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心理辅导的最终目标也应符合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导向和政治信念,这一点毫无疑问。心理辅导是一种通过情绪情感的调节和体验进而完善人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存在心灵沟通,亦存在理念认同。心理辅导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独立且完善的人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与重点的思想、道德、法治等综合教育实践,非常注重对人的“三观”的引导,目的是增强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感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使其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心理辅导的根本目标是通过使来访者把偏离的心理状态调整回健康状态,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促进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而两者的根本目的均是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的目标指向是一致的。只是作为手段的目标,即具体目标不同而已。

  (三)工作效能的相通性

  心理辅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能的相通性可以概括为:他们都是通过改变大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而促使大学生原有行为模式的调整甚至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去教育、启发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进而促使大学生在正确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心理辅导则是通过教育对象的认知、情感等发生的变化,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和评价自己,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并塑造健全的人格,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和实现自我的完善与发展。因此,可以说心理辅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质上都是对人的认知结构进行改造、重组、升华进而调整人的行为模式的过程。它们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使人的知、情、信、意、行五要素达到了协调和均衡。

  二、心理辅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之处

  (一)心理辅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不同

  心理辅导以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社会学、哲学等方面的理论为基础,由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咨询心理学等构成其基本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相当一部分理论不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不同,它属于典型的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范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等作为理论基础,并吸收借鉴其它众多学科的优秀成果,根本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心理辅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不同

  心理辅导的工作重点是人的心理层面。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虽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人的思想道德方面或者“三观”方面的问题,但是它的工作重点仍然是解除心理困惑和解决心理问题,其主要目的是帮助来访者消除心理症状,进而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是人的思想、道德、政治等层面,着重帮助大学生形成特定的思想政治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虽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人的心理问题,但是,它的工作重点在于个体思想意识层面,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个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心理辅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不同

  如前文分析,心理辅导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通过改变大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而改变大学生原有的行为模式,但是促使其改变的方式或方法是不一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从社会机理出发,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心理辅导则从人的生理心理机制出发,促进心理健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通过理论学习、集中听课、经验总结、舆论宣传和学习交流等方式,对个体施加由外而内的教育影响,使个体形成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心理辅导大多是辅导者通过聆听受辅者的倾诉,运用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受辅者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启发受辅者自省、自助,充分尊重个体差异,以不同的心理激励方式促成个体内心的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正面灌输,以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心理辅导则讲求潜移默化,以求错误思想和行为得以纠正。

  作者:张苗 桓明慧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gaodengjiaoyulw/22566.html


    上一篇:大数据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
    下一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