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类经济职称论文范文(2)
此外,由于缺乏完善的针对中小食品企业的法律法规,也缺乏针对中小食品企业监督的专门机构,往往造成多头管理。例如,对于预包装食品标签的标志要求不同,生产监管部门认为合格的产品,在市场流通领域又会被工商部门查出不合格,无形中增加了中小食品企业的生存压力。
4、我国食品标准体系混乱
(1)食品标准的制修订受到我国国情限制
以我国乳品标准为例,我国乳制品标准很多达不到国际标准水平,我国制定的乳制品标准大多都迁就于企业的实际情况而降低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今年7月4日发布的消息,联合国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为牛奶三聚氰胺含量设定了新标准,今后每公斤液态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不得超过0.15毫克。目前我国关于三聚氰胺的标准是:婴儿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1毫克/kg,其他食品的限量为2.5毫克/kg。
(2)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体系混乱
以食品添加剂为例,目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共计269项,食品添加剂的标准共计169项,近2/3的食品标准涉及到食品添加剂。然而我国中小食品企业数目居多,所生产的食品中有两千四百多种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但是只有462种食品的食品添加剂明确有标可依。例如在GB 2760-2011中规定,酱油允许加入防腐剂,而肉制品不允许,但是红烧肉是否允许加入防腐剂在GB 2760-2011中并未做明确要求。
另一方面,我国食品标准缺乏数据说明。例如对于腌制品而言,咸肉在腌制第20天的时候酸价便会超标,而这个酸价超标主要是由脂肪分解造成,属于食品制造过程的正常现象,但是目前的标准制修订却缺乏相关数据说明。一味的要求企业依标生产,只能造成更多中小食品企业面临破产。
(3)食品检测标准设置不合理
我国将食品安全检测设为强制性标准并不科学。对于不同的企业而言,由于实验室、实验方法、实验设备、实验人员以及实验环境等的不同,也会测出不同的实验结果。将标准的指标设定为强制性有可能会造成很多本来合格的产品划分为不合格。而且容易造成很多食品安全标准已经修订,而相应的强制性检测方法却不能及时做出相应的修改,导致检测结果不真实。
三、若干建议和对策
1、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中小食品企业的特点是小、散、多,因此各地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条件为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创造条件,为中小企业实施政策引导。另外,建立中小食品企业交流平台。沟通是交流信息以确保任何危害能够在食品链中某一环节通过相互作用得到控制,也是构成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建立这种企业间的互助机制,使得企业可以通过沟通交流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水平。食品质量安全的保障需要引入风险评估,而企业引入风险评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对中小食品企业而言是一个大的挑战。因此,加大对中小食品企业的财政投入也是非常重要的。
2、建立中小食品企业服务机构
通过中小食品企业服务机构,一方面可以为中小食品企业提供专业知识培训和管理咨询,增加对小企业、小作坊的科学指导。政府以及监管人员应该积极配合中小食品企业服务机构,为其提供政策和制度上的指导和管理。另一方面,中小食品企业服务机构可以实现对基层执法人员的监督,完善政府的监管体系。通过中小食品企业服务机构协调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职能,避免造成多头监管的混乱局面。
3、建立中小食品企业检测数据库
我国中小食品企业的检测数据比较零散,缺乏全面、连续的食品检测数据。建立中小食品企业检测数据库,通过统计中小企业的检测数据,实现对食品不安全因素做出评价和预警。另外,通过数据库可以对中小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提供数据来源和依据。
4、完善中小企业食品安全标准
(1)企业积极参与食品标准制修订。食品的安全标准过多纳入食品安全指标,目前的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中,食品安全指标的设定有过多依赖于以往标准,缺乏一定的数据依据。因此,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媒体走,而应以自己的实际生产和操作经验为主,积极参与行业、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为其提供更多的实际生产经验和数据。
(2)标准应建立在风险评估基础上。风险评估是标准制修订的基础,目前我国的风险评估的程序、人员水平比较低。因此需要加大在风险评估的研究以及相关人员的培训。
(3)加大标准宣传力度。对于企业而言,对于新制修定的标准有时缺乏相应的咨询途径,因此可以设立专门机构或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等途径为企业负责解释标准。
参考文献:
[1]《2007年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
[2] 胡茜哲. A 地区小企业小作坊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2011:1-54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杂志创刊于1992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期刊。于2008年7月起改为旬刊,该杂志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服务,宣传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管理经验,推广其科研成果,以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己任,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未来、服务于经济工作为办刊宗旨,努力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的具有国际、国内公开刊号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管理咨询、市场信息等丰富资讯的彩色、权威、大型刊物。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gongshangqiguanlw/132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