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企业培训的八个转变、六个优选和四个匹配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工商企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近年来,企业培训发展很快,有关管理制度正在建立和完善,培训操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新的培训实践开始出现,培训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在培训理念、培训具体操作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深化和转变。本文谈点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企业培训;八个转变;六个优选;四个匹配

一、八个转变

1、训中管理向训前准备转变。现在,培训对训中管理都很重视。课堂纪律、出勤率、请假制度、考核考试等要求的都很严,但训前准备却重视不够。比如需求分析不细,教师选定随意,备课不充分,内容针对性、实用性弱,参学对象范围不准确,授课形式创新不够,试卷命题角度偏颇,考核考试方式落后等等。实践证明,充分的准备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2、满堂灌向答疑式转变。这是基于提高效率和克服工学矛盾考虑的。满堂灌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是一种地毯式的填鸭方式。而答疑式则是在充分自修、互修、交流研讨的基础上,适时对重点内容进行集中释疑,能缩短面授时间,克服工学矛盾,学习效率也能成倍增加。

3、课堂教学向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结合转变。自主学习主要指自学或集体自学,是成人学习的基本形式,尤其适用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的企业职工。自学与个人的学习、实践相伴生,随各人的具体情况而改变,自主学习深度与工作需要相平行,内容随工作环境的变化和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调整,自学成本最低,资料能多渠道获取,利于贴近工作实际,且可反复学习,而且先行、恒久。

4、理论教学向案例教学、操作教学转变。企业培训的突出特点是它的实用性,为用而学,空洞的理论如不与工作现场结合将失去意义。因此,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在现代职工培训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案例教学的内容包括近期国际国内、同行业正反两方面的经典案例、本企业内部历年来的典型案例,和已成定论被写进教材的书面案例。现场教学包括到先进企业参观学习,或下车间操作、授课等。

5、集中办班向分层次、分系列办班转变。我们在操作煤炭二级企业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时,因人员多、成份复杂,大多采用集体召集、大轰隆办班的形式,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工学矛盾突出,参学人员文化、年龄差异较大,针对性不强,有学习专业户现象;再就是老师无所适从,要照顾多层次学员,授课内容就难以具体深入。因此,企业培训宜细化,分系列、分层次进行。

6、共性学习向集中某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学习转变。许多培训内容庞杂,看似高深,实际应用率低。真正有效的培训应有助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例如,煤矿推广使用煤巷锚杆支护新技术,当然意义、价值、前景应该讲,但关键的还是在各种岩层下如何打锚杆,围岩的强度、锚杆进入的角度、深度、密度都应是培训的最基本内容。否则,面面俱到,学员反而学不到什么。

7、提高素质向提高技能转变。现在一说培训就是\"提高素质\",实际素质是个综合的概念,核心由技能构成,技能的提高才更有效。况且素质的提高是方方面面的事,包括思想品德、遵纪守法、职业道德、技术水平等,而技能的提高才是职工培训的主方向。确立以技能提高为宗旨的培训理念后,容易抓住工作的重点,找准着力点,操作时才不走样,更容易把培训摆上为企业开发人力的理念上来。

8、理论考核向操作考核转变。培训考核一定要适合成人教育特点,可以朝操作考试、技能考试的方向发展。煤炭企业员工文化基础低,大多进行的是密集型体力作业,让他们象在学校一样考试显然不符合实际。只要有助于吸收消化新知识,提高技能,什么样的考核考试形式都可以采用,而不必顾及形式的统一,真正使考核成为延伸培训效果的一种演练。现在相当多培训考试仍是一大张试卷,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一应俱全,还没有摆脱一般学校的应试考试模式。命题的角度和内容也是理论重于实践操作,造成不易表述、抄袭严重。

二、六个优选

1、优选受训人员。选择培训对象是培训操作的首要环节,属于源头。相当长时期,受训人员多为领导临时安排,规划性差。送训要从发展的角度、从资金利用价值最大化方面考虑。谁对提高单位整体技术水平有利,就送谁去训。外训可控制,内训宜适当放开,充分盘活培训资源。

2、优选培训内容。现在,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太多,培训内容的选取庞杂而且不容易。许多东西看似都有用,而人们的精力和培训力却有限。这里要有正确的思路:①重实用技术,②重操作技术,③当前理论与前沿理论并重,④内容的针对性强,要贴近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一切为生产、销售和提高职工技术、技能水平服务,内容紧扣实际需要。

3、优选师资、培训地点和施训单位。优选师资指内训,优选施训单位指外训。可以从大学、研究所、相关单位等外聘老师,也可以内部优聘老师,还可自培储备老师,诸如在职的技术带头人,离退休的技术专家,老总、副总等。总之,老师的选聘宜精,所授课内容确是其专长的。

4、优选培训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培训方式越来越多。传统的黑板、粉笔肯定是不行了。短期专题研修,外出考察,集体自学,现场教学,案例分析和过程研修等都是好的形式。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开展现代培训。现今相当多企业都建立了多媒体教室,发展了课件教学,加大了收看光盘、录象的比重,调动职工参学兴趣和极大地提高了培训力。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gongshangqiguanlw/1362.html


上一篇:浅析工程量清单模式下企业的投标报价
下一篇:由美国建筑市场管理论国内建管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