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会在提升电网企业职工职业技能方面的作用(2)
从另一个方面看,工会工作的根本立场是代表职工的利益,是为职工谋福利的,而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是一致的。\"企业发展以员工为本,员工成长以企业为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道理。企业职工的天然使命是要以所付出的劳动力为其所依附的企业创造利润的同时获得个人利益,并寻求自我职业发展的空间。这就决定了他要具备与企业要求相适应的敬业、勤业、精业的价值观。其中精业尤为重要,不仅愿干肯干而且要能干会干。只有这样,职工才能真正地融入角色,对企业利益的追求也自然成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有效途径。工会组织要因势利导,把职工职业技能当成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在企业的发展和振兴中充分发挥职工职业技能,使其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成果。应该说,这是国有企业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主导方面,如果工会放弃或者放松了这项工作,就等于让职工失去了最大的实惠。
从维护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方面来看,提高职工职业技能也应该是工会工作的一项内容。职工合法权益的关键所在是企业主人翁地位的确立,而职工企业主人翁地位的确立又与职工自身素质相互联系,职工职业技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职工职业技能越高,在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越能发挥作用,为企业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这样职工在企业里说话也就更有分量。企业内部岗位分工不尽相同,技术含量也不尽一致,但是达不到技能要求,总是处于简单劳动者的地位,技能不高,干不好活,甚至给企业生产制造麻烦的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可想而知。试想这种情况下,何谈弘扬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的主人翁精神呢?所以,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严峻挑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职工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工会组织要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教育引导职工,建立起一支切实能够发挥主力军作用的职工队伍。
三、工会组织怎样为提高职工技能发挥作用
职工技能的发挥和物化是主人翁地位得以体现的最直接表现。因此,工会组织要从职工技能保护、 培育和促其发展而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工作。
其一,工会要善于保护职工技能,维护其劳动生活的合法权益。首先要形成对职工技能的社会价值的广泛共识,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破除社会偏见,既要尊重科研人员的作用,又要充分重视生产一线工人、 特别是高素质高技能工人的作用。举个例子,某供电企业职代会通过决议,设立\"首席工人\"、\"首席班长\"、\"首席值长\"等职位,对一线工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使他们看到了希望,增强了学习技术增强技能的信心,从而激发了他们的企业主人翁责任感。另外要引入绩效评价机制,在收入上体现差别,对取得高级工、技师等技能等级并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职工要给予适当奖金、津贴,调动其岗位建功立业的积极性,这也符合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
其二,工会要努力搭建培育职工素质的平台。对职工开展技能培训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例如近年来,福建省宁德电业局工会通过在生产一线广泛开展\"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以及\"安康杯\"竞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企业效益增加了,员工队伍稳定了,职工职业技能提高了,全局上下形成了浓厚的\"比、学、赶、帮、超\"良好氛围。再如,该局工会还积极组织员工参加福建省\"海西·电网\"杯职业技能竞赛,每年自主开展\"环三电网\"杯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内容涵盖变电运行、线路检修、装表接电、农村配网等专业,参赛率达100%。通过技能通道拓展一线职工成才舞台,极大地调动了职工提升职业技能、岗位建功的积极性。另外还通过加强班组建设,转变传统的\"师带徒\"授业模式为\"师徒互带互评\"模式,使生产班组好的经验做法得以传承和改进。
其三,要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优势,把提升职工技能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来抓。中华全国总工会提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业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的目标,是电网企业各级工会组织的奋斗目标。这就要跳出\"重学历轻能力、重文凭轻水平、重管理轻技艺\"的思想认识局限,把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工人摆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要以\"双争\"活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等为依托,把提升职工技能全面穿透到各项活动中。要建立多元化、多维度体系,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牵头、职能部门通力协作、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有条件的单位可考虑建立专项奖励基金,把职工职业技能与评优评先、职称评定、晋级提拔、福利待遇等结合起来,切实营造有利于提升职工职业技能的良好环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gongshangqiguanlw/13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