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当前省级电网企业同业对标的精细化管理(2)
(四)最佳实践
通过向标杆企业学习并制定相应改进方案后,就要付诸实施,并对结果进行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积极转化和推广对标成果,完善指标体系和管理标准。最佳实践是对标活动的核心,需要管理者强有力的领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实施最佳实践关键点:
1、引进最佳实践要注重可行性。企业不应将获取的标杆企业所有信息简单地通盘采用,要结合自身实际,在不违反企业伦理与法律的前提下使用信息。通过组织各部门,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梳理,明确自身与标杆存在的客观差距,评估标杆企业的管理方法和业务流程在本企业的可行性,并对实施后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必要的评估,最终拟定适合本企业的改进实施方案。
2、改进实施方案的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是对标活动正常实施的有力依据。一般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目标。明确对标活动要达到的目标,可以按阶段性(一般半年左右)、年度和较长一段时间(二至五年)阶梯式设置目标。目标设置要具体、可量化考核,避免用类似\"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等含义模糊的字眼做为同业对标的目标。
(2)工作重点。要明确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做什么?谁来做?什么时候做?企业可通过制定分解表的方式将工作细化、分解到人。务必做到工作任务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间节点明确。
(3)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对标是企业的一项系统工程,单靠某个领导、某个部门是无法实施的。必须从思想、组织、人员、机制等方面加以保障,这些关键因素要在对标改进方案中予以明确。
3、实施改进方案。实施改进方案是最佳实践活动中的核心所在。要达成既定目标,只有付诸行动,并在实施中纠正偏差,才能在对标的健康轨道上发展壮大,最终实现业绩和管理的飞越。
(五)持续改进
通过组织实施改进方案,企业在业绩与管理方面得以逐步提升,在此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对标过程中的偏差并及时纠正,总结阶段性成果,包括业绩指标与管理方面的提升情况,在达到和超越对标企业后,应将经实践证明对本企业卓有成效的管理流程、管理方法,通过标准的方式予以固化,建立常态化机制。同时,设定更高的目标,与更先进、更优秀的企业开展对标,持续不断地将企业的业绩与管理水平推向新台阶。
二、建立强有力的保障体系
如前所述,同业对标是一个系统工程,绝非单靠某个领导、某个部门的努力可以完成的。因此必须建立一个有力的保障体系。
1、组织保障体系。开展同业对标要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实施统一领导、归口管理、专业负责,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1)在企业总部成立同业对标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一般应由企业总经理任组长,相关副总经理为副组长,成员一般为各专业部门负责人即企业的中层领导。主要职责包括:全面领导企业同业对标工作,对同业对标工作中有关重大事项进行决策;确定同业对标工作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审批重要文件等。
(2)确定同业对标主管部门。企业要设立同业对标主管部门,负责归口管理同业对标组织、策划和协调工作。主要职责包括:制订企业同业对标工作计划,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措施并组织实施;组织建立并更新指标体系,组织制定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及发布相关信息;采集、汇总同业对标指标数据;组织开展指标数据分析和管理评价工作,按时发布分析评价结果;组织协调最佳实践的评选、推广应用和标准转化工作;指导、监督下属单位开展同业对标工作等。
(3)明确企业的各专业部门作为具体实施与管理部门。负责制订本专业同业对标工作计划,采集本专业同业对标指标数据,对本专业对标情况进行分析诊断;推广应用本专业的对标成果以及对各下属单位专业对标工作进行指导、监督等。
除了公司本部要建立完善组织体系外,下属单位应该参照本部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上下一体、高效运作的组织体系。
2、思想保障。统一的全员认识是深入推进同业对标工作的重要前提。企业要通过各种手段,开展同业对标动员和理念宣贯,促进员工转变观念,增强主动变革、创新意识。让员工真正认识到开展同业对标是建设\"一强三优\"现代电网公司的长期战略举措,是企业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要求,是企业持续改进管理,提升绩效水平的有效管理手段。明确同业对标绝不是单纯的指标比对,绝不是为了指标上排出先后,而是要通过学习应用这种管理方法,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杜绝工作中的\"两张皮\"现象,确保同业对标工作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人力保障。全员参与是同业对标取得成效的有力保障,同业对标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企业多个专业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没有全员参与和企业上下的共同努力,工作是难以取得成效的。公司一把手要在人力上给予充分保障,确保同业对标工作顺利开展。
三、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
开展同业对标的目的就是提升公司的绩效水平与管理水平,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有效的过程跟踪与管控格外重要。以下做法可供参考:
1、明确阶段性目标,并适时更新。同业对标就是要为企业树起一面镜子,使员工看到自己与优秀企业的差距,通过学习他人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实现在管理上有新突破、指标上有新提高。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提出各阶段具体的对标目标,制定相应措施,指导下属单位开展工作。阶段目标实现后,应根据实际,拟定新目标,开展下一轮对标工作,实现指标与管理持续提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gongshangqiguanlw/139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