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营销论文手信美学营销研究

发布时间:2015-12-03   |  所属分类:工商企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这篇营销论文发表了手信美学营销研究,包装是手信给顾客的第一印象,在琳琅满目的手信中,包装精美的产品往往最受顾客青睐。随着审美水平的提高,手信消费者不但希望买到美观的手信,也期待在购物过程中获得美好的体验。

营销论文发表

  关键词:营销论文发表,手信美学

  “手信”这一称谓主要流行于粤港澳台地区,主要是指在异地买给亲友同事的礼品,是“特产”的近义词。我国地大物博、特产丰富,但是很多地区特产都走不出低价销售的困局。美学营销既能避免价格战,又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企业美誉度,必将成为越来越多手信经营者的选择。台湾手信(以台湾手信坊创意和?子专门店为代表)、澳门手信(以钜记饼家代表)、广州手信(以莲香楼为代表)、阳江手信(以阳江手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代表)都是手信美学营销的先行者。手信营销结合文化美学、包装美学、创意美学、造型图案美学、体验美学、网络美学、感觉美学、店面美学、服务美学,正在成为中国特产经营的一种新趋势。

  一、手信文化美学营销

  经济学家J.Dusenbery(杜森?佰瑞)指出:“在人类涉及的各种活动中,都可以找到文化的决定性影响,不管是产品的购买,还是产品的制造与销售;不管是提供物质上的途径,还是精神上的享受,都构成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教育的普及,已经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眼光,消费者购买手信时往往会关注产品的外在美感与文化内涵。有文化品味的精美手信,既体面又实用,自然成为人们馈赠亲朋好友和商务伙伴的最佳选择。快餐式的手信逐渐失去利基,手信企业为了走出同质化严重的市场困局,实行差异化营销,塑造品牌的文化形象和产品的美学价值,体现了经营策略上的远见。

  无论是老字号手信的典故还是新流行手信的创意,都有很多符合消费者审美趣味的文化内涵,值得手信企业深入挖掘、广泛传播。比如“广州十大手信”之一、有四百多年历史的老字号陈李济有很多济世助人、诚信经营、药到病除的感人故事,体现了中医药文化的真善美。借助现代印刷技术,很多地方手信企业制作明信片、宣传册、挂历,将本地美景和特色文化融入其中,深受游客喜爱,促进了产品销售。

  二、手信包装美学营销

  然而很多手信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包装美学营销的重要性,产品包装简陋、缺乏美感、没有地方特色、缺少文化内涵,不能让消费者感到满意,不利于塑造企业的品牌形象。反观国外一些特产,品质其实并不比中国好,但是经过专业设计师的精心包装,就变得美轮美奂,再加上外资企业善于营销,因此同类产品的价格往往比我国手信高几倍乃至几十倍。包装美学营销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有美感的包装是“无声的推销员”,不仅能使手信增值,而且能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品牌美誉度。包装精美的手信,既能体现购买者的审美眼光,又能满足接受者的审美需求。作为礼品的手信,包装还承载着购买者对接受者的美好祝愿。

  手信包装的审美价值源于地方文化、民间艺术、风景名胜、民俗风情与现代工艺的融合。手信包装设计者应该精选本地文化、艺术、风景、民俗中的最具审美价值的元素,通过适当的造型、图案、色彩、文字进行艺术化的表现。

  随着时代的前进和时尚的改变,消费者审美趣味也在潜移默化,手信企业应该不断改进产品包装,用现代创意来激活古典美感。以澳门钜记手信为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重视包装美学营销,新包装的推出常常使手信销量成倍增长。

  三、手信创意美学营销

  长期以来,很多人对手信的理解就是各地美食。传统手信食品雷同、商家众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微薄。创新是提高手信附加值的捷径,创意美学营销可以使手信企业获得市场竞争的优势。

  美学与实用艺术相结合,再融入地域特色文化元素,能创造出别出心裁的新手信产品。比如近年来出现的广州文化创意手信:画着岭南水乡图案的瓶形台灯、环绕着五羊石像和广州塔的时钟、印有南国花卉的线装笔记本、广府骑楼仿真模型,这些融入广州文化符号的新手信,符合顾客求新求美的消费趋势。

  手信营销牵手旅游经济,文化创意打造出中西合璧、古今融汇、土洋混搭、雅俗共赏、与时俱进、高端时尚的手信新产品。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翠玉白菜”衍生出两百多种手信产品,比如白菜形状的铅笔、勺子、U盘、钥匙扣。文物仿制成小工艺品,用现代的材料再现古典的造型,美观精致,小巧便携,成为游客参观后必买的手信纪念品。杭州举办手信文化创意体验周,有二十多家博物馆和老字号生产的创意手信产品参加展销会。杭州博物馆文化创意公司设计的莲花纹炭雕瓦当、西湖十景仿古信笺等,成为受到游客青睐的杭州新手信。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gongshangqiguanlw/16552.html


上一篇:经济研究参考论文关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中国证券市场的中的应用
下一篇:企业管理论文国有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建设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