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人防坑道工程通风除湿维护工作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 要:人防坑地道工程的通风除湿,是将洞外的空气直接或除湿后引进洞内,经过处理后将室内受污染的空气排至洞外,并控制好洞内空气的各项指标,其中最主要的是相对湿度,在洞内形成一个健康、宁静、舒适的生活空间。本文就如何人防坑道工程通风除湿维护工作进行阐述。

  关键词:人防工程,通风除湿,低碳

  一、概述

  改善地下内部环境的主要技术措施就是通风和除湿,虽然其实质是空气调节,但为了强调地下建筑空调工程的特点,且目前人防工程大都使用与地面建筑有别的调温除湿机,以下我们有针对性地简称之谓通风除湿,以有别于地面建筑的空调工程。通风除湿是将洞外的空气直接或除湿后引进洞内,经过处理后将室内受污染的空气排至洞外,并控制好洞内空气的各项指标,其中最主要的是相对湿度,抓住了这个主要问题,就可以顺带消除上述一系列不利影响。在洞内形成一个健康、宁静、舒适的生活空间。

  人防坑道工程装备有指挥通讯系统,保证该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加上电子设备和装置价值较昂贵,对洞内的微气候条件要求也较高,这些电子设备、机械和装潢价值往往达数千万元以上,为了使得这些系统和设施保持良好的维护状况,能够随时进入正常运行,对通风除湿就有更高的要求。

  以往人防工程平战结合工程经验和教训,很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通风除湿在维护管理工作中对全局影响最大、技术含量最高,对地下建筑而言,其重要性,更甚于于一般的地面建筑的空调。国内外众多地下建筑和设施的长期运行维护实践都证明了,通风除湿是地下建筑生存的生命线。

  二、环境存在问题

  (1)地下建筑和地面建筑一样,生活在洞内的人员以及装修材料和其中的机电设备器材将受到其环境的长期作用,洞内环境使其中的材料、设备寿命缩短易造成损坏。

  (2)由于地下建筑密闭时间长,空气流动性差,新鲜空气和氧气供给不足,从而引起洞内温度(特别是湿度)发生变化。

  (3)地下空气、挥发性气体、微生物(霉菌、病毒)、和氡气等,会对其中的人员产生不良影响,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

  人防坑道工程部分装备有指挥通讯系统,保证该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加上电子设备和装置价值较昂贵,对洞内的微气候条件要求也较高。

  由于人防坑道工程平时处于维护状态,不能产生经济效益,节能的问题尤其值得重视。

  二、人防工程的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

  由于人防工程的通风系统专业性较强,但工期却比较紧张,造成在通风系统的设计和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通风量的设计不合理。在通风设计中,有些设计人员过于强调节能,为了降低人防工程的工程造价,连《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规定的最低通风量标准都达不到,造成人防工程的新风量不足,工程内有害气体和污染物严重超标,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在空气中的含量升高,空气质量鉴定为轻度污染,使工程内的人员产生头痛、胸闷、恶心等不适感,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个别人防工程虽然采取了正确的新风量设计,但由于选择的防爆波活门不匹配,导致进风段风速太大,同样造成新风量不足。

  第二,热湿负荷的计算不科学。个别人防工程没有严格按照《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热湿负荷的计算,随意性比较大,没有以室外通风空调的参数为依据确定除湿量、进风量和排水量,致使所选用的通风空调无法满足人防工程的需要。夏季时人防工程内的温度偏低,相对温度偏大,甚至有的墙面出现结露现象,这种低温潮湿的环境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害处极大,更是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第三,气流组织不科学。个别人防工程为了节约成本而不注重系统的布置。例如,某人防工程的结构是钢筋混凝土,南北长22.5米,东西长55米,柱网间距为7.3米,只是布置了两道沿墙的送风管,间隔为3.4米,风口为单层百叶,导致废气排不出去,送风不均匀,气流组织非常不合理。

  三、解决办法

  低碳建筑的主要含义,就是从建筑的再生能源的利用上考虑低碳,就是尽可能少地耗能,尽可能地利用大自然本身,通过能源转化,把光、风力、地热等来转换成热和电来满足建筑本身的需要。

  1.设计方面

  可以在集中式空调的基础上,利用坑道的特点或内设的水源,采用局部空调来解决,如简单的换气装置或局部水冷式冷风装置。

  2.通风除湿系统的多样化运行

  为了节约能耗,通风除湿系统应该因时变换运行方式,为此,需要由一套程序和制度来落实和保障。重点则是把关键性的操作分解和细化,以加强其可操作性,为此,我们试行了作业表格管理化,制定了气象记录和通风除湿作业表(包括设备运转日志),此一做法不仅为了检查和备案,也是为了使操作人员通过自己的检测,懂得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来指导操作。

  3.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专业、专职化

  通风除湿工作除了对地下工程的特点要有所了解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

  首先,管理应该是以通风除湿系统的操作和管理为主,并非是以机电设备的运转和维护为重;其次,对此一岗位加强力量,进行专职化,了解本地区气象(主要是自然通风)的规律,并运用这些理论和手段去适时合理地变换空调和通风的模式,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5095.html


上一篇:建设工程论文发表施工现场火灾成因剖析
下一篇:消防设计职称论文浅谈地下商业综合体消防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