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城镇用地规划的可持续性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小城镇的建设也越来越迅猛,本文简单介绍了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分析了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城镇用地规划的可持续性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城镇建设 用地规划 可持续性
【 Abstract 】 :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is also more and more rapid, this article simply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and role of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and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land use of small towns in the present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small towns of the program that use the land of the sustainability of relevant measures.
【 Key words 】 :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use planning sustainability
中图分类号:[F29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发展小城镇,提高城镇化水平,是"十五"计划纲要确定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一项重大举措。以小城镇为重要载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城镇规划就是很重要的了。
1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1)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发展小城镇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城镇化道路,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对内扩大内需,开拓市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扩大农村市场容量;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
(2)小城镇建设的作用
积极发展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是合理配置资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举措。小城镇建设的作用有:
小城镇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乡镇企业、小城镇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小城镇是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场所和农业产业化的基地。小城镇的农产品加工较为集中,规模较大,可以形成规模效益。这些加工企业逐步发展为乡镇企业,发展为工业,实现农业向工业的转化,小城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城镇的集散作用。小城镇是农村与大中城市的中间纽带。一方面,可以把农村的农副产品收集起来运往城市消费,还可能把工业用农产品原料收集起来送往城市;另一方面,农村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等也要通过小城镇进行中转和销售。
2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在农村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发展小城镇对于推动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耕地建设等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在土地利用方面却存在着以下问题。
(1)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建设用地剧增耕地锐减
我国大多数乡镇企业是以原来的自然村落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的地域属性,零散分布于农村。乡镇企业分散分布带来了三方面不良影响:一是由于农村大量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难以转移到城镇,使得我国小城镇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的格局;二是乡镇企业之间难以实现公共基础设施的共享和协作,集聚效益不明显;三是农村兼营现象普遍,农业产业化步履艰难。
我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民居住条件的日益改善,建设用地的迅速增大造成耕地的日渐缩小和人均占地的急剧减少,使得人地关系恶化。
(2)小城镇新建继续占地,废弃旧小城镇搁荒
因为小城镇的规划而要求的迁并和新建是符合客观实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但是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一方面,新的小城镇建设继续扩大占地,另一方面旧小城镇又没及时复垦利用。事实上,这些土地即使被复垦利用,也需逐步恢复提高到可以生产的长期过程,从而直接和间接造成农业用地的减少。
(3)小城镇扩建,邻近良田遭殃
小城镇用地在空间是的扩展最主要表现为其周围土地首先被占用。这一范围内的土地基本上是经长期耕种的良田,多为菜地,单产水平均很高。小城镇占地不仅是数量的问题而且是质量的问题,这也是造成全国耕地总体质量有所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4)居民点小且散乱,缩减迁并困难
我国的村镇尤其是自然村落,绝大多数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建设布局表现为数量多、规模小、分散零乱。受当地经济水平和乡民恋土思想深厚及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低等因素的影响,村庄的缩减迁并步履艰难,进展缓慢。
(5)吃饭与建设难以平衡
因受经济利益差异的驱动,各地都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第二三产业上,而放松甚至轻视农业生产。因此在具体落实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和规划建设区时,普遍产生担心规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会影响经济发展的想法,自己不原意多承担任务,总想把任务推让给其他市、县、乡、村,个别地方甚至"牺牲农业搞工业,吃饭靠买粮",对耕地保护不够重视甚至有抵触情绪。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537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