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检测技术及其应用(2)
(2) 测斜管应根据地质情况,埋设在那些比较容易引起塌方的部位,一般按平行于基坑围护结构以 30m的间距布设;围护桩体测斜管应在围护桩体浇灌混凝土时放入;地下土体测斜管的埋设须用钻机钻孔,放入管后再用黄砂填实孔壁,用混凝土封固地表管口,并在管口加帽或设井框保护。测斜管的埋设要注意十字槽须与基坑边垂直。
(3) 监测点能埋的测点应在工程开工前埋设完毕,有一定的稳定期,在工程正式开工前,各项静态初始值应测取完毕。沉降、位移的测点应直接安装在被监测的物体上,只有道路地下管线若无条件开挖样洞设点,则可安装钢筋延长至地面作为观测点使用。待测点完全稳定后,方可开始测量。
2. 3基坑支护结构体系应力监测
对支护结构体系内力进行监测, 包括对支护结构以及支撑结构进行监测。支 护结构内力的测量主要是通过测定构件受力钢筋的应力,再根据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以及变形协调条件反算得到。钢筋的应力一般通过在受力钢筋中串联连 接钢筋的应力传感器( 钢筋计)得到。钢筋计的主要作用为: 1) 可用于测 量基坑
围护结构沿深度方向的应力并换算为弯矩; 2) 基坑支撑结构的轴力、平面弯矩; 3) 结构底板所受弯矩。
2. 4孔隙水压力监测
孔隙水压力的量测在控制由支护结构引 起的地表隆起、基坑开挖或沉井下沉等导致的地表沉降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饱和粘土受荷时,首先产生 的是孔隙水压力的增加或减小,随后才是固体颗粒的固结变形,所以孔隙水压力 的变化是土层沉降的预兆。孔隙水压力计可量测土体中任意位置的孔隙水压力大小。目前,国内外所使用的孔隙水压力计的种类较多,电阻片式、差动式、双管液压式及水管式等。常用的孔隙水压力探头一般分为钢弦 式、电阻式和气动式三种,探头的埋设通常采用钻孔法。
2.5地下水位监测
地下水位监测方法:(1)地下水位孔布设。在基坑内外侧土体中, 采用钻机钻孔, 将PVC 水位管埋入孔中, 孔壁四周用黄砂填充。降水前测得各水位孔孔口高程及各孔水位面到孔口高度, 再计算出各水位孔水位标高; 埋设结束后约两天测其初始值, 初始水位为连续两次均值。本次水位观测值减去初始值即为水位累计变化量, 本次水位观测值减去前次观测值即为本次水位变化量。监测过程中要定期检测孔口标高。监测精度不低于10mm。(2)监测注意事项。将PVC水位管埋入孔中, 孔壁四周用黄砂填充, 保证水位管的稳定; 当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 长时间连续降雨时应提高对监测频率。
监测成果及分析:监测频率及控制基准为施工过程中每隔1天测 1 次, 累计 变化量≤1000mm , 变化速率≤500mm / d。水位管管口高程可用水准仪测得,管口顶部到管内的水位高差由钢尺水位计测出,由此计算水位与自然地面相对标高.各孔水位高程的初始值在观测管埋设稳定后并在基坑开挖前作两次测定,取平均值作为其初始值。日常监测值与初始值的差值为其累计变化量,本次与前次测得之值的差值为其本次变化量。
3、结语
根据深基坑工程的特点, 监测技术是保证施工安全重要的手段。但由于现有监测方法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只能做到定点、定时对深基坑工程进行监测,而不能满足其动态、连续监测过程,同时基坑向着大深度、大面积方向发展,周边环境更加复杂,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的难度愈来愈大。在综合深基坑主要失效形式以及传统监测方法,并吸收其他工程的监测方法的基础上,如何有效提高单桩承载力,降低沉降,减少中柱桩, 做到一柱一桩, 使上部结构施工速度可以放开限制, 从而加快进度,缩短总工期,为进一步开拓深基坑监测领域打下基础,这将成为今后深基坑监测技术主要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胡继宏 .深基坑监测[J].科学之友:中旬,2010 ..
[2]陈华根,于鹏,吴健生. 工程监测数据处理及监测对象安全性预测系统[ J] . 上海地质, 1999 .
[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JGJ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王法明.某深基坑开挖监测分析[J].中国科技财富,2010.
建筑设计论文发表http://www.uuqikan.com/jzsjlw/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53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