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浅谈施工企业在项目实施阶段成本的管理与控制(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4、管理人员缺乏先进的成本管理理论知识

完善的成本管理组织是现代企业进行现代化成本管理的必要条件,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特征。搞好成本管理的关键是提高成本管理者的素质。目前,项目成本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先进的成本管理理论知识,项目各级成本组织的目标和责任不明确,上下级成本管理组织联系不紧密,下级成本管理组织不能很好地完成上级成本管理组织下达的任务,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也不够默契。

针对我国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和控制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针对我国现行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的现状,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有没有最好的管理和控制方法与之相配套适应?

二、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较多,其有效的途径可以从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两方面着手,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确保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1、 施工准备阶段

要建立适应成本预测控制的流程机制。在项目投标报价阶段,企业预算部门按照设计文件,国家及地方的有关定额和取费标准编制完备的施工图预算,然后,在工程开工之初,项目部和公司再共同制定内控责任成本作为公司的成本控制依据,项目经理部根据公司与项目签订的《项目承包合同》确定项目的成本管理目标。由于项目部

此时并没有真正实施控制成本,所以项目经理部尝试在公司制定的责任成本的基础上对项目成本进行再预测,制定项目自己的内控成本,使成本在原有程度上再下浮,在其基础上再做出项目的经济方案。在未考虑内控成本前的流程为:施工图预算→内部预算。考虑确定内控成本后的新流程为:施工图预算→内部预算→项目经济方案。项目部在施工准备阶段对施工方案进行经济优化与决策,把技术与经济有机的结合起来,坚持自己计算工程量,并与施工进度、计划相结合,通过技术对比和效果评价最终制定出经济合理、符合质量标准、安全可行、便于施工的经济方案。

要落实成本指标分配,建立实现预算成本、责任成本、内控成本目标的管理网络,实行目标成本分解,加强成本的事前控制 。根据该工程项目的合同总额和计划利润指标,通过成本质量利润预测分析,确定该项目的目标成本,并按成本控制计划的指标要求,制定出先进、合理、切实可行的各种施工工序,在生产过程中所要支付的原材料、燃料动力、人工费等消耗定额和可变性费用支出的标准。 根据已经确定的定额消耗指标,把可实现的目标成本按各工区、部门、班组分解成指标,下达到各个工区、部门。项目经理与其签订\"包保合同\",落实各成本负责人职责,并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创效者多得,亏损者受罚实现工程的降耗创效。 各工区、部门按照项目部下达的成本指标,根据各单位和分项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指标的第二次分解,将分指标再分解到本工区、本部门的工段、班组、机台和个人。 这样,就将目标成本指标控制工作具体化;即:项目部负责控制总成本预算;工区控制分指标;工段、机台、个人控制小指标;人人都有控制指标,每个指标都有人员监控,形成一个\"横到边,纵到底\"的指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层层控制、层层考核的有机整体。

2、 施工阶段

以项目经理的责任为中心,以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费用开支标准等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对比,坚持开源节流的原则实施控制.工程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在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直接构成工程实体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及其他直接费.按照量价分离原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工程直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a.材料成本控制

包括材料用量控制和材料价格控制 ,建立资源消耗台帐,实行资源消耗的中间控制。由于材料成本是整个项目成本的主要环节,因此,项目经理应对材料成本予以足够的重视。

(1)材料用量的控制包括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规定责任部门,坚持节约原则,各班组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改进施工技术,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与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认真计量验收、坚持余料回收、降低料耗水平,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

(2)材料价格控制包括:买价控制,通过市场行情的调查研究,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运费控制,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以降低运输成本,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由于材料市场价格变动频繁,往往会发生预算价格与市场价格严重背离而使采购成本失控的情况。因此,项目材料管理人员有必要经常关注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动,并积累系统详实的市场信息,对材料价格的上升和下降有一定的预计和准备,以平衡成本支出,降低工程项目成本。

b.人工费控制

主要从用工数量方面进行控制:第一,根据劳动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并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一定比例(一般为5%~10%)承包给领工员或班组,进行包干控制;第二,要提高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班组的组织管理水平,合理进行劳动组织,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提高劳动效率,精减人员;第三,对技术含量较低的单位工程可分包给分包商,采取包干控制,降低工费.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5542.html


上一篇:工程发包方如何进一步制定科学、严谨的工程分包合同
下一篇:浅谈智能化住宅与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