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石英脉型钼矿床成矿模型探讨(3)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由于减压沸腾作用形成高CO2和低CO2的流体相,高盐度的流体与低盐度的流体,成矿流体系统是处于处于超临界状态。考虑到矿床沿构造破裂带充填成矿,其主要承受静水压力,成矿深度约为4-8km。
熊耳群火山岩,尤其是鸡蛋坪组英安岩中富含钨钼铅锌金银,但是熊耳群火山岩岩石结构致密,渗透性差,在后期地质作用中,其中金属元素难于活化出来。因此熊耳群中的多金属矿床在后期成矿作用中只能够作为成矿围岩,不能够提供成矿物质,或者只能在火山期后热液充填成矿。该区钾长石英脉型最大可能是熊耳期火山期后热液充填矿床,其成矿与火山机构及火山活动期间的断裂有密切关系。
结束语
钾长石英脉型钼矿床的勘查进展给我们提出了新问题,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研究脉型钼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形成和分布规律,建立成矿模型,为矿产资源勘查提供科学支撑。
参考文献:
[1]白凤军,肖荣阁.嵩县钾长石英脉型钼矿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J].中国钼业,2009,33
[2]陈毓川,朱裕生.中国矿床成矿模式.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3]邓小华,李文博,李诺,等.河南嵩县纸房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J].岩石学报,2008,(9)
[4]郭保健,戴塔根,徐孟罗,等.熊耳山北坡拆离断层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金银矿化的关系[J].矿产与地质,1997,11(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57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