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设计的技术与艺术研究
摘要:现代建筑设计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的统一体,两者在建筑设计中是不可分离的。本文首先概述了技术与艺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结合,接着分别探讨了技术和艺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设计,技术,艺术
一、现代建筑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建筑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个分支,环境艺术设计是人们生存空间中从整体到局部的整合设计,是协调人类生活方式的实用艺术形式,也是人们日常行为和社会行为的引导和设计,是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完美结合。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共同构成人类的创造,缺少技术含量或是艺术内涵的设计,都无法称为好的设计。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不能依照概念性的东西进行设计,又不能像画家等艺术家那样进行自由创作,建筑设计师不但要掌握艺术的规律,还需要掌握科学技术的规律,将建筑设计中的艺术性和技术性两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
意大利近代建筑师奈尔维认为,建筑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 [3],建筑现象具有双重含义,首先,建筑设计由物理结构组合而成,要符合客观要求;其次,建筑设计还具有美学意义,从这方面来讲,建筑设计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建筑设计的这两重含义,就决定了建筑与其它艺术存在很大区别,在建筑设计中,制约艺术设计的技术手段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技术和艺术在建筑设计中是不可分离的。一方面,建筑设计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它涉及到城市规划、功能划分、结构体系和造型设计等多个方面,不仅具有复杂性,也具有细致性。随着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升,科技不断发展进步,建筑设计在结构体系和建筑功能上对建筑设计手段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对设计技术复杂性的需求也增加。在材料技术上,从砖瓦石到钢材的利用,再到钢筋混凝土的产生和使用,就表明了这一点。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可行性条件,促进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同时,人们对建筑设计层次更高的追求,也促使着应用于建筑的科学技术更加进步。
另一方面,建筑设计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要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要求,\"适用、坚固和美观\",是罗马建筑理论家提出的建筑三要素,在当今社会仍然适用。建筑设计是反映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人类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的反映,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与其它艺术形式相同,都可以采用平面或是立体构图。与其它艺术形式不同的是,建筑设计中的艺术要受到建筑技术的制约,需要将艺术设计与建筑材料功能等结合在一起。
设计美学是早期建筑设计的一大学派,它将人的感受放在了不重要的位置,忽视人的存在。现代建筑设计师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建筑设计技术和艺术的高度统一,追求建筑设计不断适应人们在情感和智慧上的双重需求。
二、技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一)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生态技术
1.太阳能技术
能源问题日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制约瓶颈,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寻求新的能源渠道,在建筑设计中,大量使用太阳能技术,实现人类生活生产的能源供应,既是技术上的进步,也是对人类环境加以改善的重要举措。目前,在建筑设计中,太阳能给水热水器、太阳能给水吸收式制冷空调、太阳能给水产氧空调机、采暖降温净化器、全天候太阳给水灶和一体化建筑光伏电池等等,都是对太阳能源的充分利用。
2.墙外保温技术
外墙保温技术是将建筑结构、水电暖等各工序进行紧密配合的系统性技术,在设计、施工和监理过程中,都要做到紧密的配合,保证墙体保温工程。对外墙保温系统进行设计时,要充分利用保温材料的可塑性,并加强抗风压设计。
3.遮阳环保技术
在炎炎夏日,对建筑空间进行遮阳,防止太阳直接辐射,具有重大意义。进行遮阳环保技术的利用,一是可以将太阳直接辐射转化为清洁能源,对太阳能进行直接利用;二是应用新型的节能环保遮阳材料。
(二)现代计算机智能技术
随着生产力水平高度提升,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建筑设计方面,不论是从设计师的设计方法、创作工具,还是从设计理念,都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广泛运用。
1.CAD和CSCD技术
近些年,应用于建筑结构的计算软件和CAD制图等都有了很大改善,可以方便进行建筑中的平面和空间结构的计算分析。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图\",是一款很强大的方便快捷的具有开放型结构的应用软件,如果没有CAD制图的引入,很多设计人员的工作将被繁重的计算任务给困惑。CAD软件系统仍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更广泛应用于微机等工作平台,大大加快了现代建筑设计的速度和水平。在21世纪信息网络高速发展下,协同设计技术即CSCD的出现,使设计工作有了更高一层的跳跃发展,它将CAD、远程设计和工作管理等多方面进行集成,逐步实现建筑工程设计的智能化与自动化。
2.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不仅仅是指对信息的处理,它是信息社会的技术基础,随着科技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人们在日常生活对于科技的愿望已经成真。如在北京地产中,率先引入了SOHO这一概念,将传统建筑设计理念与时尚前沿生活需求结合在一起,SOHO在极短时间内就受到广大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5920.html

